导读:人总是守旧的。当人们习惯于一种体制或方法的时候,除非旧的东西腐烂殆尽,否则人们在接受新的事物时总会有抵触情绪。例如在单位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会引起民众抱怨,一些旨在利民的措施也会被大众诟病,原因无他,因为人的习惯使然。虽然不变革终究会自食自我落后的苦果,但是推行新的制度又必然会引起激烈的反对情绪,从而导致新制度的推行不了了之、半途而废。在新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方式方法可以保证新制度能够发挥作用?商鞅在推进变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一、新制度的科学性是改革的基础,谋划阶段要严格控制知悉范围。
新制度的科学性,是在一个单位进行改革的基础,如果是一拍脑门就制定的新章程,不仅不会给单位带来新的活力,还会给单位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其重要性比较容易理解,不再赘言。
那为什么要在谋划阶段控制知悉范围呢?
商鞅的说法是: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就是说,在政策推开之前不要和一般人谈论,只能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果实;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会去附和庸俗之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不会和众人一起谋划。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般来说,人都是因循守旧的,对旧事物有着强烈的习惯感,而打破一个人原有的习惯,无疑会遭受反对。如果在新制度推行之前就开始广泛讨论,习惯于旧事物的领导层和一般阶层,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和原有的做事习惯,会极力阻止新制度的推行,导致新制度还没推开就被扼杀。
事成于密。所以,如果要在单位推行科学的新制度,在对形势、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拍板拿主意的人一定要少,要尽量控制知悉范围。
二、通过正面激励,迅速培养人员对新制度的认同感
商鞅变法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商鞅南门立木”,讲的是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秦国都城南门口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桩,并发布通告称“谁能把木桩搬到北门,就奖励十斤黄金”,老百姓都不相信,没人行动,商鞅就将奖励增加到了五十斤黄金,于是有人把木桩搬到了北门,果然获赏五十金。
一直以来,这个故事都被认为是一个宣传“言出必行”“人无信不立”的故事。不可否认,这些都有道理。但是,商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变法,“南门立木”的根本需求是获取一部分人对变法的支持。商鞅奖赏的五十斤黄金,很快就在秦国形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商鞅能给咱们带来好处。
话收回来。在新制度推行之初,要让一部分人品尝到新制度带来的好处。虽然受众不多,但是可以形成示范效应,勾起其他人参与新制度、获得新红利的愿望。让人从心理上对新制度产生认同感和向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新制度推行的阻力。
三、通过杀鸡儆猴,震慑、约束一部分人
推行新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只要新制度已经推开了,只要新制度上写明了如何奖赏、如何惩罚,那么就必须维护新制度的权威。遇到违反新制度的人,不管职位高低、功绩大小,该惩罚的必须惩罚。这一点比较难,因为人情往往会让功臣的错误不了了之。
商鞅变法时,秦国的太子触犯了法律,也遭受了惩罚。这种惩罚,其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其实,从利益的大小来说,惩罚一个人是无关紧要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形成震慑效应,让其他人不敢再犯。这也是为了约束一部分人的行为。
杀鸡儆猴,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有时候,杀猴的效果更加突出。
四、适当控制舆论,减弱对新制度的讨论氛围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觉得变法不好,就去秦国国都上访,说变法的百般不好。后来,随着变法的推开,这些人得到实惠了,又开始赞颂变法的好处。商鞅就把这些赞颂变法好的人全都流放到了秦国边境。这样一来,秦国上下的老百姓都不敢随便议论变法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制度能够促进单位的发展进步,但是也会损害一步人的利益,给一小部分人带来不便,或者在一定时间里效果不佳。
如果对新制度的讨论特别激烈,这种讨论里面一定有褒有贬。广泛讨论带来的影响就是:1、好、坏的两个群体之间会出现矛盾,这样不利于整体团结。2、说新制度的坏的人,容易抱团、形成气候,使新制度推行的阻力增加。3、说新制度好的人,容易觉得“新制度应该怎样会更好”,给新制度提出太多改进意见;改进吧,制度没有长性(因为制度一旦推广,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它的稳定性,太频繁的修改会导致制度本身的瓦解),不改进吧,无形之中增加了更多对现行制度的反对者。
所以,减弱对新制度的讨论氛围,对于保证新制度的推行有着重要意义。
说了那么多,回到文章的开头,所有新制度推行成功的基础是——新制度的科学性,这是基础的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8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