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顾曲周郎有听说过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也就是我下面要介绍的这个典故。周瑜大家都不陌生,他生于175年,卒于210年,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的都督,安徽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他身材高大,容貌俊秀,能文能武,而且精通音律,吴国的百姓都称他为“美周郎”。

他与吴王孙策从小情同手足,二人不仅年纪相当,脾气,志向也都相投。周瑜为孙策、孙权兄弟打下江山,实现三足鼎立的格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名字也因这些光辉的战绩而彪炳史册。虽然他年仅36岁就染病去世,但是他因卓越的军事才能、非凡的才智以及高超的音乐才华,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直到今天,民间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动人故事, “顾曲周郎”便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整个中国局势动荡,群雄混战。吴王孙策率领部下南征北战,希望早日结束动乱,实现统一大业。在这一过程中,周瑜给了孙策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孙策曾说:“我得到了周瑜,大事就能成功了。”
一天,周瑜带领着将士们又打了一次胜仗,孙策决定举办一场宴会为周瑜庆功。他找来当时最好的乐师和舞女,为周瑜饮酒助兴。
乐师里有一位新手,听说今天是为大名鼎鼎的周瑜演奏,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亲眼见见周瑜本人;看看有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风流倜傥;而紧张的则是周瑜擅长音律,自己在他面前是否会显得班门弄斧。正在犹豫之时,她偷偷抬头看了周瑜一眼。啊,原来周瑜比传说中的还要英俊潇洒!她这一分心,不经意间就弹错了一个音调。

这个错误极其细微,连乐队中的指挥都没听出来,但却没有逃过周瑜那精通音律的耳朵,当时,周瑜已经醉意醺醺,可他还是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细小的错误, 于是他回头看了那位乐师一眼,这一眼其实是对乐师善意的提醒。乐师见此,赶忙集中精力,顺利地把后面的曲子弹奏完了。
宴会结束后,乐师对周瑜的宽容很是感激,也深深地佩服周瑜的音乐才华,于是,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身边的好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人们便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大家纷纷传唱起“曲有误,周郎顾”。后来,有很多爱慕周瑜的女子,在弹奏乐曲的时候也故意出错,就是为了让周瑜回头看她们一眼,而周瑜也总是在听到错误的音调后习惯性地回头。
后世就把这个故事取名为“顾曲周郎”,它既指某人拥有高超的音乐欣赏能力,又指待人宽容的气度,还指人们心灵的相互交流以及有情人之间的相互爱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7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