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河南省高考生理学和病理学练习题综述(9)
1.试分析大失血低血压时尿量的改变及其机制。
大量失血后,尿量会减少。主要原因:(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减少,动脉血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肾小球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2)肾血浆流量减少: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血浆流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速率加快,肾小球毛细血管有效过滤压降低速率加快,肾小球过滤速率降低,导致尿量减少,(3)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由于大量失血,第一,循环血容量减少,对容量受体的刺激减弱,第二,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两者都可以减少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并反射性地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水的再吸收,减少尿量;(4) 醛固酮分泌增加。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对传入小动脉拉伸受体的刺激增加,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的钠离子减少。流经致密点的钠离子减少,致密点受体的刺激增加,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循环血量减少,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刺激小动脉拉伸受体、致密斑受体、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可增加肾素的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和醛铜固定的分泌。水和NaCl的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试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及其相应的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变化:(1)肉眼观察:双侧肾脏轻度至中度肿胀,包膜致密,表面充血,称为深红色肾。有时在表面和切片上会出现栗色大小的散在出血点,这被称为跳蚤咬肾。断面上肾皮质增厚,纹理模糊,但皮质与髓质界限清晰;(2) 光镜下:病变呈弥漫性,双侧肾小球广泛受累,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增多,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3) 电镜下,毛细血管上皮下常可见电子致密沉积物,呈驼峰状;(4) 免疫荧光显示IgG和补体C3沿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散在沉积,呈颗粒状荧光。
临床病理关系:(1)蛋白尿、血尿和肾小管尿:由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和通透性增加引起;(2) 少尿和氮质血症:毛细血管丛细胞增生和肿胀,使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滤过率降低;*(3) 水肿:由少尿或无尿引起的水或钠潴留。*(4) 高血压:主要是钠和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实现本科梦想是每个专上学生的终极目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