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季#u0002
这些天,全网热议2003年高考。
为什么在今年的网络上,2003年高考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受到关注呢?原因之一:
今年走入考场的学生中,很多人都是2003年出生。
高考年年有,那年特别难。
从很多方面来看,2003年高考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机智]2003年高考第一次由7月份提前到了6月份。自此以后,6月7日和8日成为全国大部分省份高考的日子。
?[机智]2003年高考第一次增加了量体温的环节。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考生们进入高考考场前都要测量体温。或许2020年以后,进考场测体温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当时,这样的管理要求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机智]最重要的事情是2003年,对于使用全国卷的考生来说,更是值得一生铭记的日子,因为19年前的那场考试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他叫杨博,一个让无数高考学生十年寒窗苦读最终付诸东流的人。
2003年,他是四川省南部县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文科考生。由于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急于考取大学的他居然萌生了“盗窃高考试卷”的想法。早在当年5月份,杨博就已经摸清了教育局以及周边的大致情况,也确定了存放考卷的保密室的具体方位,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时间很快来到了6月5日,凌晨时分,杨博带上提前准备作案工具,悄悄摸进教育局,将保密室所在大楼的供电切断,然后掰弯窗户上的钢筋,爬进去盗走了试卷。他害怕暴露文科生的身份,于是连理科试卷也偷了一份。
2003年6月5日白天,距离高考开始还有不到48小时,南部县相关人员准备检查一下考卷的安全。在我国,高考试卷的保密程度仅次于核武器,其押运过程都会由保卫人员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确保万无一失。在这样严密的举措下,高考试卷也确实从未发生泄露时间。直到相关人员打开教育局保密室大门的那一刻,这项记录极不情愿的被打破。眼前的情景让所有工作人员愣在原地。档案室中存放高考试卷的箱子被撬开了,包括理综和文综在内的多个科目的试卷发生了盗窃丢失。工作人员深知该事件的严重性,火速上报。随后多位国内顶尖办案专家,赶往当地展开全面调查。到这个时候,临时启用备用高考试卷,几乎是保证高考公平性权威性的最后选项了。所以,当杨博在考场中打开试卷的时候,也彻底蒙圈,因为试卷根本不是他提前盗取的版本。天网恢恢,高考试卷盗窃案很快告破。杨博被捕时,高考还没出成绩,他是在看守所里得知了自己的高考成绩。2003年8月25日,19岁的杨博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面对备用试卷,杨博考了515分。如果他不盗取试卷,他完全可以凭借这样的成绩考取一所不错的本科院校。但是他个人的这个举动却让全国很多考生丧失了上重点大学或者普通本科院校的机会。
当年,对备用卷的难度没有严格把控,结果导致备用卷难度远远超过了正常的高考试卷。尤其是数学试卷直接“难出天际”,简直就是一份奥林匹克竞赛试卷,据说有的省份全省的平均分只有50-60分,请注意这是150分满分的试卷,全省平均分只是勉强达到了卷面分的三分之一。也是在这一年之后国家改变了出卷的模式,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完成正式卷和备用卷的出题。
在安徽,多少考生是流着泪走出考场的。当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是因为试卷被盗临时启用了备用卷才导致试卷难度极速上升。其实如果说试卷难,对每个人都难,这样的角度倒也是成立的,但是当年高考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又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估分填志愿。
近些年的考生在第二天考试结束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彻底放松了。但是在当年,所有考生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重新把试卷做一遍,然后估计出自己的总分,再凭借这个连蒙带猜的数字去报考大学。难度极高的试卷击碎了考生心理防线,心理破防带来的后果就是顶尖名校在重点线上几乎生源断档。
2003年安徽文科一本线507分,理科一本线482分。应该说这样的投档线已经很低了。但是你敢想象清华大学在安徽的文科投档线只是比重点线高20分左右吗?你敢想象上海交通大学投档线比同济大学低吗?你敢想象安徽师范大学投档线居然超过了很多全国重点院校吗?你敢想象理科达到一本线就被东南大学录取吗?但这样的故事就是真实的发生在了19年前。
无数的机缘巧合因素叠加,造就了足以载入史册的2003年高考。现在的考生真的是幸福的。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高考推迟一个月;“猜分填志愿”也变成了更为理性的“知分填志愿”,教育厅不仅公布投档线还公布一分一段表,这些都让高考和填志愿这些事情变得更加理性和更为人性化。
正如莫言所说,“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更坏。”我们相信,从总体上看高考是很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高考也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极不“拼脸”也不“拼爹”的考试。只希望19年前的那场考试,能够成为高考制度日趋完善的奠基石,让更多的考生圆梦高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9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