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子
编辑/萌妈
每年的春节都是明明最难熬的日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好,走亲访友的时候还总是被问起,父母也会因此非常着急。他们对明明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可以考上名牌大学,走出小县城,到一线城市去做一个真正的高端人才。所以,父母会不停地给明明报各种辅导班,搞得明明透不过气来。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没出息吗?孩子是不是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能走上人生巅峰呢?家长都误会了。学习其实涵盖范围很广,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大学也有非常多的专业,不仅仅只测试语数外,家长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注重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
什么是"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把人类的智能分为八个模块: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很少有人是八个模块同步发展的,大部分人都会在某些模块上比较有优势,在其他方面略显不足。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语文、数学成绩不好,但是跑步、篮球就特别厉害,就说明孩子的身体运动智能是比较有优势的,那因材施教,这些孩子如果条件具备,就可以朝着体育生方向培养。具有不同智能优势的孩子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
"多元智能"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1、 孩子在优势智能方面有明显学习优势
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有优势的话,那孩子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就会特别突出,孩子的数学成绩也大多都是遥遥领先的;孩子的音乐智能有优势的话,孩子就可能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在音乐方面的领悟力也非常高。
所以,孩子在学习优势智能方面的知识时,会学的特别快、特别好。相应的,在劣势智能方面的学习上就会表现得很吃力。这也是孩子会出现偏科现象的原因之一。
2、 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
孩子具有优势智能方面就会表现出来非常突出的优点,比如孩子具备人际智能优势,就会特别擅长交际,走到哪里都是受长辈、老师、同学欢迎的孩子。
反之,孩子在劣势智能方面就会表现出来明显的缺点,比如孩子的语言智能比较差,那孩子就会不爱说话、不爱表达,有事情都是藏在心里或者表达不清楚,这样的孩子可能就会显得性格上有些内向。
3、 孩子是潜在的"小天才"
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不同,所以擅长的内容也不同,可能有些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表现不突出,但是走上社会之后却是如鱼得水,成为成功人士,说明孩子潜在的优势智能在学校期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到社会上找到了展示的舞台。
找到孩子的"优势智能",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和培养,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重中之重。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责怪孩子,关键是要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并重点开发。
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
- 多种方式教育孩子
为了尽早发现孩子是哪方面的"天才",家长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事物,家长也要多种方式跟孩子交流和沟通。
可以在家里播放音乐,看孩子是喜欢跟着唱歌还是喜欢伴随节奏舞蹈,喜欢唱歌的孩子在音乐智能方面就会有优势,喜欢跳舞的孩子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就会有优势。可以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耍,看孩子是喜欢融入大家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喜欢融入的孩子人际智能就会有优势,而喜欢一个人玩的孩子可能自我认知智能会有优势。
多场景、多形式的尝试,家长就会越来越清楚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
- 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是安全的,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尝试,通过尝试可以发现孩子的很多潜在优势智能。
有些孩子在公园里看到老人跳广场舞,就会尝试跟着跳,身体运动智能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了。有些孩子看到电视里的精彩表演,就会尝试模仿,语言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了。
除了这些日常的场景之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或比赛,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发掘孩子的优势智能。
- 多启发孩子自己思考
家长尽量不要事事都替孩子思考、替孩子解决问题、替孩子做决定,因为家长基于习惯的思考方式久而久之也容易成为孩子的固化思维,妨碍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潜能开发。而是要鼓励孩子遇到问题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在思考和决策的过程中会激发孩子的潜在优势智能。
总结:
家长不要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不要因为孩子某一方面表现得不好就给孩子一个"没出息"的定论。家长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天才",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在于家长能否发掘孩子的优势智能。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5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