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燃灯习俗?中秋节的燃灯?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说起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人们并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因此,中秋也称为仲秋。无论怎样解释,中秋节无疑是承上启下重要一天。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至今还在一些地方延续。每年中秋节之夜,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看月赏景,尽情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其节日风尚浸染人心。2021年的中秋节已经招手,向善向上向好的节日习俗、节日风尚,也再一次照进全球。
资料来源:王集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国的传统节日。
说起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人们都很熟悉。至于为什么叫中秋节,原因很好理解和记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秋中,中秋节在“丙位”。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一个季节分为三个部分:孟,钟和季。因此,中秋节也叫中秋节。不管你怎么解释,中秋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日子。相比之下,它的节日特色更鲜明,经典故事和传说更多,习俗文化更丰富,更强调向善,在人们心目中相当重要。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诗歌有很大的贡献。中秋节吟诗讴歌,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众所周知,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节”、“八月节”等等。中秋之夜,我们仰望夜空中如玉的明月,自然会感叹。想家,想家想朋友想家,渴望月下相聚,讲讲老故事,讲讲新故事,抒发感情,展望未来,提振精神,增强信心,这些都是感人的。远在他乡的游子,明月当空,遥望而思,寄托着对家乡、对老人、对家人、对亲人、对朋友的无限思念,对团圆的想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从这个方面来说,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它的人文性、积极意义和象征意义是突出的。
中秋之夜,有燃灯助月的习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延续。比如江南地区就有造船、燃灯的节日习俗。在现代,中秋节晚上点灯笼的习俗仍然很流行。在文章《闲情试说时节事》中,人们周云金和何曾说:“广东的花灯最受欢迎。节日前十天,家家户户都用竹签扎灯笼。制作水果、鸟、动物、鱼和昆虫,以及庆祝中秋节等字样,并粘贴彩纸,涂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用绳子绑在竹竿上,竖立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建成之字形或各种形状,悬挂在房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裕人家挂的灯有几尺高,家人聚在灯下取乐,普通人家竖起一根旗杆,两盏灯笼自娱自乐。这个城市充满了灯光,它就像一个玻璃世界。”
可见,中秋之夜燃灯习俗的规模和影响仅次于元宵节。赏月、追月、观潮、猜灯谜、吃月饼、吃西瓜、看桂花、喝桂花酒,等等,都是中国各地人民重视、继承、扬弃的中秋节习俗。每年中秋之夜,人们都会到户外,赏月赏景,将美好的祝愿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节日时尚深入人心。海外华人华侨也在以各种方式享受中秋习俗。节日的时尚被带到了国外,带到了不同肤色的人的眼前,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月亮,现在满满地挂在海面上,照亮了整个天空。2021年的中秋节已经招手了,美好的节日风俗习惯再次闪耀全球。
盘点节日习俗,享受节日时尚。千家万户盼望团圆,中华民族怀着幸福的梦想,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辛人)
编辑:曹网站新闻热线:0431-8290222
本文来自【王集】,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28693.html
- 上一篇:一分钟学会自我介绍(怎样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
- 下一篇:青岛市招考院发布征集志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