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侃的毕业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图为王侃的毕业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贵阳6月24日电。com:在华留学生:毕业不是终点,但未来可期。
作者周艳玲
临近2021年7月中国高校毕业季,来自刚果共和国的大石有点忙,不仅要准备学校的毕业典礼,还要帮一些归国留学生递交硕士学位申请和贵州大学毕业生登记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很高兴能留在中国,顺利完成学业。”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大石承认,疫情爆发后他曾考虑回国,但因为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充满信心,他选择了留校。
图为大仙与同学表演完节目后合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疫情防控期间,大石有时会感到孤独,但那段时间是靠看书、看电影度过的。“和老师同学像亲人一样相处,疫情期间学校的关心让我们感觉像家一样温暖。”
2017年,喜欢中国功夫电影的大石申请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从非洲来到中国留学,在贵州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用筷子、吃辣椒、喝茶……在中国留学的几年里,大石不仅“入乡随俗”,还去过北京、上海等地,从中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着迷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历史。
涂大师在泡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9岁的大石说,在中国学习的这些年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毕业后,他计划回国工作,然后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来中国攻读博士学位。
“我们国家和中国是老朋友,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大石说,很多中国企业在家乡投资建厂。回国后,他们可以在中国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他们愿意充当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
来自巴基斯坦的王侃和大石一样,即将从贵州大学毕业。毕业后,王侃打算留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他不仅要学好地质学,还要深入研究中国文学。
"巴基斯坦煤炭资源丰富,但尚未大规模开发."王说,中国煤矿的智能开采技术是比较先进的,他希望用他在中国的知识来帮助他的国家进行煤矿开采。
在2017年来中国学习之前,王侃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上工作了一年。在他看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前景无限,不仅为巴基斯坦人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
图为大仙和其他留学生参加活动。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成为人才,更好地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王侃说,当他回到中国时,他想成为一名地质工程师,并把他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
王侃告诉记者,他特别感谢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建设,这不仅让他有机会走出国门,也让他了解了中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减贫经验。
热爱旅游和运动的王侃计划去中国的其他城市和村庄看看,并向巴基斯坦介绍更多的中国经验。
安,2012年随父母从韩国来到贵州,即将本科毕业。他喜欢吃酸牛肉,基本习惯了贵州的生活饮食习惯。
“下个月就要回韩国服兵役了,服完兵役就回国发展。”安贤说,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贵州,那里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了。
所有接受过记者采访的毕业生都表示,毕业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可期。(完)
来源:中国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1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