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全面实施。第四批省份的启动时间为2019年,这说明,凡是在2020年入学的高一生都在“新高考”的范围里,各省学生都不需要划分文理科,而是相对自主选科。
上图中的部分省份处在“现推迟未定”,其中河南省表示计划从2020年高一开始实施:
至于其他推迟省份,大部分应该也是从2020年高一新生开始,不再划分文理科。
而新高考模式下下,对于选科最难抉择的就是各科在学校不突出的中等生!
优秀的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职业规划、可选专业前景和学科特长进行随意搭配;成绩差的学生选择的余地则就相对较少,要么选择“老文科”保证升学成绩,要么“偏理科”保证专业的可选择性;而各科都不突出、成绩普通的中等生最难以选择,选好可以逆袭,选不好便是别人的炮灰。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中等生选科的目的什么,是升学成绩高于专业选择?还是专业选择高于升学成绩?其实了解这点的学生,选科没那么难,而为什么中等生难以选择,最重要的在于中生往往希望两者兼顾。这种情况下,中等生选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尤其又在新高考赋分制度下,选不好就只能成为他人升学的“垫脚石”。
所以这里学长为考生及家长整理了“6看”:
看自己的学习能力
各科都不突出,不代表各科学习情况的都差不多,文科和理科考察的能力和学习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要看看自己是擅长记忆还是擅长思维逻辑。如果理解能力较强,可以考虑理科的组合,如果思维能力不好,就不要牵强,选择文科组合。众所周知,物理是难学科,但对于擅长思维逻辑的学生来说,物理并不难学,只要理解透了就可以学好,反而是化学、生物和文科的学科,记忆的太多,显得非常琐碎。
看自己的时间投入
高一阶段,学生在各科的时间投入肯定都不均衡,学科学习时间投入相对有差异。比如你每天课外用1个小时学物理,但是物理只能考60分,而用10分钟学历史,历史也是考60多分,而这不代表学生个人在物理和历史学科间没有优势差异,只是学科学习精力、时间投入占比上不同。这个时候,选择历史可能更有利。
看未来职业规划
如果你对职业有很明确的要求。比如我就要当医生,那么就要选择和理化生相关的组合,理化生三科至少要选择一两科,尤其名校的医科专业,单选生物是难以获得专业选择机会的,往往必选物理,而化学、生物根据不同学校招生要求,两者都选考的要求也是有的。
其中生物又相对来说比较万金油,理科生学习会很容易,文科生学习也不是足够难,而且学习时间投入上又比较中等,但生物学科的选择其实根据个人能力需要慎重选择。
看学校老师的实力
每个学校都会有优势学科,老师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成绩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针对以上3点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认知的话,中等生选择本校和本班教学能力强的那个老师的学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自己的兴趣爱好
虽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一个的方向。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而且往往在判断时会更偏向于自身成绩相对还不错的科目。当然,成绩可以作为兴趣的一个评判标准,毕竟成绩是推动学习的一个关键动力源。另外,学科老师也可以作为学科兴趣的一个评判标准,老师关注、上课舒适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例子也比比皆是。
看选课数据
本省、本市、本校、外省的选科数据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模式,你的竞争对手很重要,如果选择的竞争对手实力比较弱,你就会“意外”有机会获得升学名校机会的好成绩;如果你进入“死亡之组”,那么出线都会很困难!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选择人数多的学科,因为这些学科中,有很多学习差的学生给你当“炮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9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