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请简要介绍一下2022年市级部门预算公开的整体情况?
答:为推进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2022年我市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原则,于2022年2月17日上午10点在各部门网站及首都之窗集中公开市级部门预算情况,实现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203家市级部门,全部公开部门预算。
此次公开的2022年市级部门预算主要包括部门预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其中:部门预算报表共计14张,主要反映市级各部门的收支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政府采购预算、政府购买服务信息、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等情况,报表的内容也进一步进行了丰富。参与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各主管部门,今年还首次公开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此外,文字说明中,主要包括市级各部门的基本职责、机构设置情况、“三公”经费预算增减分析、重点事项说明、专业名词解释等,公众可以由此了解到各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的资金保障情况。
Q2
我们看到今年公开内容上,拓展了项目支出和上年结转资金公开范围,请您详细解读一下此举的意义?
答:在项目支出方面,北京市已在多年前率先公开了各部门项目支出明细。在此基础上,今年进一步细化项目资金构成,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所有资金渠道及单位资金、上年结转资金不同资金性质的来源全部公开,更完整地反映项目支出的全貌,方便公众更好地查阅和了解部门、单位项目预算安排情况。举例来说,在市教委2022年预算安排中,有个天佑工程师实训基地项目预算资金共计163.2万元。以前,仅能看到这个项目资金总数,今年从公开的项目支出表中,还可以看到其中120万元来自财政拨款,43.2万元来自单位自有收入,更加方便公众了解项目资金来源。
同时,将上年结转结余资金来源进一步细化,分别列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可以更细化、全面了解结转结余资金的构成,准确全面反映各类资金使用情况。
Q3
近年来,北京市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我们在绩效管理方面将有何新举措?
答:2021年,北京市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成效显著,预算绩效管理“北京模式”初步形成。2022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不断完善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考核等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绩效全链条管理。
二是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将改革向市级部门、区乡基层及各重点支出领域纵深推进,对行政运行、农林水、教育、文化、经济建设等领域加强成本管控,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分领域、分行业支出标准体系。
三是加大政策绩效评价力度。财政绩效管理重心从项目评价逐步转向重大政策评价,重点对产业资金、社保基金、转移支付等主要领域和重大政策进行评价。
四是完善区级财政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持续开展16区财政运行专项监测和综合绩效评价,将成本、质量和效益指标的实现程度作为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现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双挂钩”。
Q4
编制完整详细的预算是公开的前提,也是预算管理全链条的基础,请介绍一下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的主要特点?
答:2022年,市财政局以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新格局。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主要从保重点、降成本、重绩效、强技术等四个方面着重推进。
一是“保重点”。将落实中央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加大资金资产资源统筹力度,保障好“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
二是“降成本”。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部门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从严从紧安排部门一般性支出,对非紧急和非刚性支出可压尽压、应压尽压,严控城市运行等费用性支出,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坚持厉行节约办事业。
三是“重绩效”。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强化绩效评估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完善管理有机衔接。
四是“强技术”。2022年全市首次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编制预算,实现市区两级财政业务要素、操作规程、制度规范、软件系统、运维保障的“五统一”,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以信息化手段推进财政管理要求有效落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8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