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聊一聊四川省!
四川省是我国一个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省份。自新中国建立之后,最早的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大省并不是广东,也不是河南,更不是山东,而是四川。这个排名第一一直持续到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之后与四川分家,一下子划出去近三千万的常住人口,这才使得四川让出了第一的宝座。
当然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并非是人口的问题,而是要要讨论究竟为什么四川要被称作“四川”呢?
这里我们首先要说一下四川的历史。四川一带在先秦春秋时期最早分为两个国家,一个是以现在成都一带区域为中心的“蜀国”,还有一个就是以现在重庆一带区域为中心的“巴国”。所以把这两个国家的名字连起来,也就有了四川的古称:巴蜀!
“巴国”和“蜀国”后来被强大的秦国逐一攻灭,但是“巴蜀”这个称呼却是一直流传了下来。此后在汉代,巴蜀一带又称益州、梁州,当然这些都是当时具体的行政区划概念,而最深入人心的依旧还是“巴蜀”。
一直到了唐代,当时的华夏大地被分为“十道”。而四川则是被称为“剑南南道”,取的是“剑门关以南”的意思。但是在随后的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剑南南道又被拆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剑南西川道的治所为现在的成都,剑南东川道则在三台。从这一时期开始,巴蜀地区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两川”,一个是东川,一个是西川。
之所以要对巴蜀之地进行拆分,实在是因为这里环境闭塞,往往容易成为割据势力的独立王国。然后到了唐玄宗执政时期,他又基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的担心,于是又将陕西的汉中、四川的东部、还有重庆西部划出去单设一道,称之为山南西道。这样一来巴蜀就是三个“道”,所以又多了一个“川”,故而成了“三川”!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来到了宋朝。宋朝对华夏版图的划分又有了新的套路,整个天下被分成了十五路,其中原先的巴蜀之地被分成了西川路和峡西路。接下来在北宋咸平四年,朝廷又分别对西川路和峡西路进行再次拆分。其中西川路被拆分为益州路和梓州路,而峡西路则被拆分成了利州路和夔州路。
一变二,二变四,这样一来巴蜀之地就被拆分成了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个行政区域,而人们在统一代称这个区域的时候便将之称为“川峡四路”,或者再简称为“四川路”。到了这个时候,“四川”这个概念就开始逐渐地建立起来了。从这一时期开始,在宋代的诗词歌赋当中开始频繁地出现“四川”这个词,说明人们已经广泛地接受了这一名称。
接下来到了元朝,正式设立了“四川行省”,这样就使得四川这个名称算是正式得到了官方的确认。
但是,现在的四川省和这个名称有些不太对应了,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正式脱离了四川省的管辖,另外,陕西省下辖的汉中市实际上原先也属于利州路,但现在也不归四川管辖。那么实际上现在的四川省等于是砍掉了原先夔州路的一大半,利州路的一半,顶多算是个“二点五川”。当然现在“四川”这个称谓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早已经深入人心,自然不会有人再想着要去改成什么“二点五川”。
最后,华夏问长安要特别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有种误传,说“四川”的名称是得名于其境内的四条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因为“川”有“江”的意思。但是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实际上四川境内水系众多,抛开小的一些支流不算,除了上述四条江以为的金沙江、雅砻江、涪江等都从四川流经,就连黄河都从四川的最北面的唐克镇拐了一个弯儿,又怎么能单纯从中取四条命名呢?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8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