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外敌环伺,国力积弱,政府财政和民间财富几乎无以凭借。因为闭关锁国,中华民族错过了近代工业文明的萌芽期,因而受到列强的侵辱。为了追赶西方国家工业文明,富国强兵,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首的晚清大臣,领导国家进行了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然而,几乎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时拉开序幕,一个成功了,一个却功败垂成。回首看,与历史上商鞅、王安石等变法不同,我们称洋务运动为“运动”而非“变革”,其主要内容还以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为主,失败的原因也并非中学历史课本里学到的“技术依赖”、“体制制衡”等简单几句,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则原因颇多。
从两大产业建设看洋务运动
前文我们讲过,自从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国家的治理者内心有阴影,害怕折腾,一直以稳定为前提。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后,这种固化思维也没有多大改变,四大基本制度依旧“固若金汤”。从1860年-1890年,期间近30年,清政府最高决策层就是否要开展洋务事业,陷入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以铁路为例,朝廷上下就针对应不应该修铁路吵得不可开交,一些保守的大臣认为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就连一向支持洋务运动的曾国潘也反对修建铁路。在曾国潘的逻辑里,认为铁路一旦修建成功,就会打破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结构,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这是一种典型的儒家思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精英阶层,铁路之争不再是技术之争,而是意识形态之争。直到1880年底,刘铭传、李鸿章在力陈修路之必要被驳回后,便开始悄悄的修建了一段运煤铁路,为了避免麻烦,在上报朝廷时还有意说成“马路”。直到1891年,国家的首条铁路才落成,总共才360余公里,而日本用了30年时间,修建了3300公里铁路。由此可以看出,腐朽愚化的思想涂害不轻。
如果说最高当局在意识形态上作茧自缚,那么一些开明的洋务派则受困于官民之争。以轮船招商局建设为例,1872年,李鸿章为了在长江航运中抵抗外国轮船公司的势力,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展公司化经营,当时比较有名的买办在当时的政策环境影响下,纷纷入局,投资并致力于公司经营。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轮船招商局在航运业务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民间资本和人才的纷纷参与下,十多年的时间里,从造船业、采矿业、纺织业到制造业、保险业等,出现了许多“中国第一”的企业,这可谓是洋务运动的第一个小阳春。然而,技术上依赖国外还是其次,真正的冲突矛盾在于国营和民营的取舍。在一些买办,民间资本看来,在企业走上正轨后,政府应该退出,不应该再派官员,招商局的盈亏责任由商人承担。而在李鸿章的逻辑里,办洋务运动目的是“富国强兵”,政府从事商业,必须握有经营的主导权,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引进民间资本及买办人才,都是资源缺乏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而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国营和私营,国家化和市场化之间的“交锋”,在整个洋务运动中,这种矛盾从未被化解过。直到1884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一些买办利用主管招商局财务之便,挪用资金,激化了矛盾,李鸿章则乘机将一些买办“净身出局”,这也可以说是第一批因体制冲突而牺牲的“国有企业经理人”,也是中国百年现代史上,第一次“国进民退”。自此,洋务派官僚与新兴企业家阶层的“蜜月期”就此结束,在以后十年,由于民间资本的“失望”,投资积极性降低,清政府为办企业筹集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反观日本的明治维新,则出现了一次十分坚决的民营化,明治政府认识到国有官营弊端太大,便毅然决然推行民营化,相继把许多国营的工厂转卖给私营企业家,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总体看,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也因为两种不同路径选择,导致中日国力差距从此越拉越大,呈现了不同的国运。
商人和知识精英的体制外救国
由于官商合营矛盾,民间资本纷纷出局,伺机寻找新的出路。直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国民受到很大刺激,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维新派取代以中高级官吏为主的洋务派,成为变革的主流,而工业化运动也由政府推动变为民间崛起,也就是当时比较响亮的“实业救国”。对于四大利益集团的有产阶级,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是出现了高级知识分子集体下海经商的景象,这也意味着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正式出现,不再完全依赖于政府。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南通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这位恩科状元,在短短几年内创办了十余家关联企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纱工厂和民资集团,这可以说也是“资产阶级”的萌芽。二是商人在“东南互保”中公开参政。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为了防止战火南延,当时的南方四大总督提出了一个“东南互保”方案,保护列国在中国的权益,而张謇、盛怀宣等人以民间身份斡旋于四大督抚和八国公使之间,促成了协议的达成。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基本上宣告了近30年致力于实业兴国洋务派在民间信用的丧尽。
在商人纷纷创办实业的同时,1905年有着1300余年历史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让中国精英阶层从落后、刻板的孔孟儒学中彻底解放出来,在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上向现代文明靠拢。至此,商人和知识精英在体制的大门外“会师”,对既有权力结构的挑战成为了必然。
清政府最后一次政治改革:立宪运动
在洋务运动“失败”后,在商人和知识精英在体制外联合后,既有政权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寻找新的出路,变革的主题有经济领域迅速的向政治领域推进。然而这场迟来的、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由于清政府的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相继失去了洋务派、维新派、知识分子以及工商阶层的信任支持,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一时间激起很多商人的反抗,最为激励的是湖南和四川,由此还爆发了“保路运动”。铁路强行国有化,可以说是继李鸿章夺权招商局后,又一起严重的“国进民退”,这最终也导致了推翻千年帝王统治的辛亥革命爆发。
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有诸如修建了一些铁路、创办了一些实业,开启了公司化运营先河等成绩,但依旧无法掩盖其先天性缺陷。相比于其它变革,是由上自下、由内及外,而洋务运动却反着来,最终导致失败。总结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缺乏制度上的顶层设计;二是从未涉及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三是洋务运动不是一个普惠性的经济振兴运动;四是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
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等到民间喧嚣与立宪之际,政府却没有任何的预备,一味拖延弹压,导致温和政治的“时间窗口”猛然关闭,中国再次错过了一次现代化契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4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