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奶牛蹄病领域最负盛名、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国际会议在日本召开,作为我国唯一受邀作报告者,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80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建发,在会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引得国外同行的赞誉。
王建发从八一农大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本校继续读了硕士,后来在吉林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怀着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他放弃了到美国、荷兰、英国等国一些高校联合培养的机会,选择回到母校任教。
因为搞科研,王建发钻牛圈、进牧场是常事儿,接触的多了,很多农牧民见到他都亲切地叫他“牛博士”。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牛博士”,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取得了一系列的非凡的业绩——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博士后基金、首届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北京生泰尔集团横向课题各1项,参加“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项,在研经费超过120万元。发表SCI论文16篇,在第3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和第11届世界畜产大会作报告交流2次。
为解决养殖户痛点“钻牛圈”搞研究
初见王建发,他身上有着科研工作者共有的严谨、低调和腼腆,眼前的他让人很难与农牧民联系到一起。
王建发1983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一个山村,2003年,他考入八一农大动物医学专业。那时,大庆及周边地区奶牛养殖较为普遍,奶牛疾病也时常发生。大三那年,他到林甸实习,发现那里的部分养殖户家、奶牛养殖小区的奶牛乳腺炎多发,但因采用抗生素治疗导致牛奶被拒收,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让他感到很痛心。一心想为养殖户解决困难,更想在奶牛领域搞出点名堂的他,把关注点放在了研究奶牛疾病上。
在校读研期间,他加入了学校武瑞教授团队,专门从事中兽药防控牛疾病研究。钻研学问重在实践、贵在积累,他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积累。那段时间,他吃住都在牧场,有时一天也喝不上一口水,吃不上一口热饭,经常半夜还在牧场上奔波,最长的一次在大庆星火牧场呆了两个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陆续参与和开发研究出了防治奶牛乳腺炎、子宫炎、低钙血症等新型无抗生素兽药制剂5种,并申报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还向企业转让了4项生产工艺,开发了一种新型奶牛卧床垫料,大大降低了奶牛乳腺炎发病率,有效保障了乳品安全。
放弃出国培养机会回母校任教
2011年,他在吉林大学攻读基础兽医学博士期间,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我国牛奶质量安全水平亟待提高。当时,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了我国奶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牛奶重要营养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研究),考虑到学校承担的研究任务对整个项目乃至保障我国牛奶品质的重要性,他放弃申请去美国等国家高校的联合培养机会,决定留校开展这一研究。
项目执行期间,他解析了牛乳成分前体物生成与利用的关键物质代谢通路、信号转导通路和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改进了奶牛氨基酸平衡日粮配方技术,构建了牛奶重要营养品质形成饲料调控理论与技术平台。
他的研究成果在大庆周边多个规模牧场及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九三管理局推广实施后,牧场牛奶营养品质达到了国际最高标准要求。项目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被国家科技报告系统收录并获发科技报告收录证书,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013年末,王建发博士毕业,时逢黑龙江奶业在规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他立志要“把学术理论应用到田间地头,让科研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到母校任教,希望在大庆这片土地上,能在奶业研究和发展上有一番作为。
回校任教期间,学校在许多方面给予他扶持和支撑,成立了省牛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他担任副主任。他率领团队在牛饲料添加剂上作了改良,研发了3种饲料配方,使牛乳蛋白含量从2.9%提高到3.2%,为全省十几个规模化牧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扬“孺子牛精神”志在推进民族奶业振兴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奶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龙江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新时代奶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自大庆市中以奶牛产业合作项目启动后,八一农大承担了以色列牛病防治技术本地化任务,为王建发提供了充分施展专业才能的机会。目前,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奶牛乳腺健康和牛奶品质调控方面,他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减少奶牛乳腺疾病、保障乳腺健康、提高牛奶品质、增强消费信心、振兴民族奶业。
今年,他又申报了大庆市高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大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地方标准制定项目,都有望获得支持。他坚信,通过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协同创新,我国奶业会得到高质量发展振兴,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王建发说,在新时代,作为一名老师和科研工作者,既要有“朝气”,应该有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也要有“闯气”,敢于创新,敢于作为;还要有“志气”,在业务工作中展现个人价值和人生追求;更要有“底气”,多学习多积累,为工作打好基础。要用自己所学,让更多农牧民致富,把自己的所学传播给学生,发扬孺子牛的精神,用心教育人,用智引导人。相信有了这些,自然能成就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8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