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副校长孙庆伟,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及师生代表共约100人出席大会。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主持。
成立大会上,北京大学孙庆伟副校长宣读任命,由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学者陈平原担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王风担任副所长。郝平书记与陈平原教授共同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揭幕。随后,郝平书记向所长、副所长颁发了聘书。
郝平书记和陈平原教授揭牌(摄影:宋梦丽)
陈平原在发言中表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大力推动北京大学的现代中国研究,使其与已经获得长足发展的古代中国研究、跨文化研究齐头并进,形成北大人文学科“三足鼎立”的格局。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引入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通过重新构建近代以降中国人文学术的知识体系,为探索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提供学理支撑。陈平原回顾了上世纪末成立的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表示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在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继承北大人文研究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北大“新文科”建设和人文学科北大学派的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钱理群、洪子诚、李零、邓小南、仲呈祥、田青、王德威、王汎森等嘉宾纷纷对研究所成立表示祝贺并出谋划策。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是北京大学对近代以来直至当下的现代中国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实体研究机构,旨在依托北大的教育资源与综合学科优势,从整体性和长时段的视野对“现代中国”展开研究,梳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把握其当下走向。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以北大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与文博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院系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为依托,对相关教学与研究资源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是一个集学术研究、教学工作、人才培养、对外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建制单位。
陈平原所长、王风副所长与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摄影:宋梦丽)
在学术研究方面,主持编写多卷本《现代中国人文史》,是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的核心工作。这套书将以“人文”为视角,呈现晚清以降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预计12卷左右,总字数600至800万,预计费时十年。确立此前未见使用的“人文史”概念,意在打破越来越精细的研究领域划分,将各人文学科的研究融会贯通。现代中国人文史研究项目聚焦于鸦片战争以降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学术、艺术、教育、媒介等领域的变迁与发展,注重对它们彼此交叉融合的历史脉络以及其中涉及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构建近代以降现代中国人文发展的历史叙事和知识体系。
此外,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接续1999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启动“现代中国学术文存”和“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两套丛书的编撰工作。同时继续编辑和出版“学术史丛书”与《现代中国》集刊,并推出“人文史丛书”。
在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充分利用专兼职教研人员的师资力量,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跨学科的通识性、专题性等多种类型的课程。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还将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培养现代中国研究方向有广阔视野的跨学科人才和新生力量。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与校外及海外的学术力量合作,构建研究和探讨现代中国人文思想的国际性平台。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会议与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就现代中国人文领域的重要论题展开深入研讨,同时围绕这些论题,邀请校外及海外知名学者来所做系列学术讲座。研究所还计划设立访问学者制度,邀请在现代中国人文研究领域有潜力的青年学者来所访问,促进所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从诞生时起,北京大学就与现代中国一直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与和建设现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将努力发扬北京大学的这一光荣传统,以学术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摄影:宋梦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8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