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二环路东直门桥路段
今天接着聊《核心区控规》,这已经是最近第六弹了。《核心区控规》即《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前几弹分别是“疏解人口”“老城不能再拆”“老城不再长高”“胡同不再拓宽”“古今交融”等话题。
这次控规里提到了一个二环“公园环”,让我想到了几十年前梁思成的“城墙公园”。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二环公园”。
【规划相关要求】:
强化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两轴”指中轴线及长安街。“一城”指北京老城。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建设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一环”指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建设展示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公园环。

“两轴一城一环”示意图。据北京日报
【既有问题】:
这个话题必须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北京的二环路哪来的?
其实不用多解释,大家也都知道,二环路的脚下都是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阻碍交通”,除个别建筑外,老城墙和城门陆续被拆除。一系列的城门变成了一系列的立交桥,成为中国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
如果当年“梁陈方案”顺利实施,我们今天看到的就不会有这个“中国之最”,而是另一个“中国之最”,甚至是“世界之最”。
梁思成当时的意见包括:行政中心应当建设在老城区之外;北京不应当成为工业中心;北京城墙可以建设为“城墙公园,它将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公园之一,全长达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
下面就是梁思成设想的城墙公园规划草图:

广为流传的城墙公园示意图
梁思成这样描绘他设想的城墙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10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文化馆或小型图书馆、博物馆、茶点铺;护城河可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这样的环城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简直是无与伦比的美景!说“世界之最”真是毫不夸张。
不过,这个设想最终还是由交通版的“中国之最”取代了。
迄今,在国内,我们能在城墙上可以做公园式散步的,可能就是保留住城墙的西安了:

西安城墙上可观光游览
有一年,我去了英国约克,历史上它曾相当于今天的伦敦的地位。虽然约克的城墙窄小,但保留完好,游客可以在上面闲庭信步,可以视为一座“环城空中公园”:

约克城墙,古城风采尽收眼底
我专程在约克城墙上走了整整一圈,一边在城墙上观光,一边感慨,如果北京二环还是梁思成设想的城墙公园,要比约克壮美多少倍啊!
如今,大家对于北京二环路的印象,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豪”。记得前些年有本杂志做过一期深度报道,就是讲沿二环路分布的大央企大集团。
的确,放眼望去,东二环是栉次鳞比的央企大楼,西二环则是以金融街为主的各类金融机构,全是国字头数一数二的大企业:

东二环中石油

西二环金融街北京银行、中国人寿等

东二环中海油、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等
是有钱了,可那个有文化的古都北京,在哪里?
【新理念】:
历史没法假设。时光不可倒流。城市规划也经常是不可逆的。
既已至此,也不可能恢复老城布局,但亡羊补牢,也总比永远不补的强。这次《核心区控规》提出的是“建设展示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公园环”。
没了城墙上的公园,地面的环城公园倒是可以实现的。不知这个理念有没有汲取梁思成的思路,但公园绕城的风貌还是值得期许的。
事实上,这些年来,围绕二环路两侧的景观,有关部门已经下了不少功夫,城市面貌确实越变越美:

北二环雍和宫附近环境

北二环护城河整治后成了公园
只是,梁思成笔下那个美好的城墙公园,永远地成为一幅绘画了。
众多城门、城墙、牌楼,都成了老北京城史书中的追忆。
1953年,因永定门城楼被拆,林徽因曾激动地说:“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时你们再盖的就是假古董!”

复建后的永定门
50年后的2004年,永定门开始复建。
什么叫一语成谶……
(除特殊标注外,本公号图片均为原创拍摄。欢迎关注“我是胡同”,也欢迎就相关话题留言讨论,让大家也知道你的所思所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6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