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革命战争年代,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伟大沂蒙精神,早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八百里沂蒙大地的肌骨,融入千万沂蒙人的血肉中,融入临沂大学的育人体系中。
立足沂蒙这片红色热土,学校把培育学生沂蒙精神特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性教育”,创新性形成沂蒙精神“五个融入”的系统化育人体系。
校园内抗大一分校岸堤校址复原
“在溯园,看到抗大的校风校训和革命老前辈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的情景,我们总会被这种于逆境中砥砺奋进的精神所感染,深深感动。”学生秦嘉旭说。在校园里,像溯园这样的红色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学校把沂蒙精神融入校风、校训、校标、校歌等校园精神标识系统,建设了红色馆、校史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展馆、沂蒙文化研究院等“三馆一院”,构建了沂蒙精神育人的良好校园环境。
为了更好地实现沂蒙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着力打造了“红色沂蒙”思政课,开设了校本必修课“沂蒙精神与沂蒙红色文化”。同时,还在学报、校报开辟沂蒙精神育人专栏,并组织师生自编自演沂蒙精神乐舞剧三部曲,创作了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史诗》等。让学生在课程和文化活动中体悟沂蒙精神,砥砺思想品格。
2021年3月8日,发扬革命老区贡献国家、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学校105名师生整装出发,再次援疆支教。早在2019年,学校就选派了由108名师生组成的首批援疆支教团,目前他们已圆满完成任务,并有8人留在新疆工作,让沂蒙精神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根发芽。近年来,学校扎实推进大学生“下基地、下企业、下基层” “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实践活动,打造了 “我与红嫂面对面”等精品项目。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中感受沂蒙精神,增强对沂蒙精神的深层认识。
学校2021年援疆实习支教团
学校还以沂蒙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的沂蒙精神研究基地和沂蒙文化研究基地,分别为首批“山东省理论工程建设研究重点基地”和“十三五”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为赓续沂蒙精神优良传统,学校还立足脱贫攻坚事业,孵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兵回沂蒙山,文旅桃花源”,并荣获2020年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一等奖。
此外,为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学校将学习沂蒙精神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教育培训和学生党团课,融入“三会一课”制度和沂蒙干部培训学院学习内容等,以沂蒙精神熏陶党员干部,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革命老区高校党建的创新之路。
大型民族音乐会《沂蒙史诗》
临沂大学红色馆
校园内“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红色雕塑
弘扬沂蒙精神与繁荣红色文学研讨会
在沂蒙精神滋养下,学校育人成果丰硕。涌现出“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南京路上好八连”历史上首位大学生士兵、第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公举东,舍己救人不幸牺牲的伦学冬,不远千里捐献骨髓的黄梓琪等优秀校友,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云飞支教队”,以及一大批志愿参军、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个人和团体,形成了鲜亮的沂蒙精神育人品牌。
(本文图片由临沂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6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