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分享了大学中出现的“几百个正部级学生干部”的现象,今天再来谈一谈部分高校选聘“学生校长助理”的这件事儿。
作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一种模式,“学生校长助理”类似的组织已在多所高校设立,那么“学生校长助理”如何选聘?高校在采用这一模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校园网)
在人们印象中,校长助理通常是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高校管理者,但其实,学生也可以当“校长助理”。
安徽师范大学曾在官网上发出关于选聘学生校长助理的通知。通知中声明竞选对象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
除了成绩优异,通知中要求竞选学生还需要具有善于发现、沟通、解决问题的素质,有足够能力承担校长助理的职责: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准确快速转达;帮助学校起草修订相关制度,为学校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总而言之,与组织学生活动的学生会不同,所谓学生校长助理,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帮助校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当然,安徽师大并不是第一所提出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大学,如下图所示,在此之前,已有多所高校尝试设置类似岗位或组织。
据不完全统计,北航、天大、清华等高校已设置类似学生校长助理的岗位
01
类似尝试
其实据小编梳理,自2009年左右开始,就陆陆续续有高校试图引入学生的力量来帮助管理层治理学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较早尝试学生辅助管理学校模式的高校。
2009年,北航通过学院、书院、实验班以及学生组织推荐与现场评审答辩相结合的形式选出“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团队”,吸纳国际学院留学生代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席会负责人作为团队成员。
█ 天津大学紧随其后,在2012年进行了首届学生校长助理的选拔。
经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环节,最终来自8个学院的10名同学从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
他们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学生诉求,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
█ 清华大学于2014年11月成立了“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下称“课委会”)。
成员由来自理、工、文、艺术等学科本科各年级的20名同学与校学生会学习部、权益部代表及两位教师组成。
这些同学代表了全校近14000名本科生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能听到来自同学们的声音。
█ 两年后,为求实现“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改革,南开大学成立了“本科学习事务委员会暨学务研究会”(下称“学务会”),真正做到了从学生视角参与并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 同一年,东南大学也创办了“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
助理由各院系推荐,经学校审核后由校长亲自聘任,其主要职责是努力畅通学生与学校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协助校长进行各类专项调研,并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和学校教育教学现状。
虽然叫法不一,但这些高校的做法实质上都是让学生成为学校的“管理者”,以学生的视角开展课程改革,改善管理措施。
南开大学成立“本科学习事务委员会暨学务研究会”(来源:南开大学官网)
02
分析异同
以上岗位、组织的人员构成和运行机制都有一定相似性,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01
第一,高校聘请的是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甚至是国籍的学生,选聘范围很广。如天津大学10名学生校长助理中就有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
02
第二,高校要求“学生校长助理”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并热心关注学校发展。于是,面试环节几乎必不可少,管理者通过面试提问,既可以考察候选人的表达沟通能力,又能了解其平时对学校发展的关注度。
03
第三,定期开会讨论,或者展开调研,收集反映学生的意见并提出解决措施。北航“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经围绕校庆嘉年华、两校区互动、开展博雅教育等主题,举办了多次交流活动和专题调查,为学校的发展献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差异性,首先,体现在各个学校选聘的“学生校长助理”人数有一定差别。
举例
比如,清华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学生委员的人数(20名)比天大学生校长助理(10名)要多出一倍。
其次,校方最终采纳的学生提议也不尽相同。
举例
清华校方吸纳了“课委会”提出的建议,在原有的ABCD等级制基础上增加了荣誉等级“A+”,并允许学生在部分课程上自由选择等级制或通过制;
南开大学学务会初步形成了“荣誉学分”“评教指标”“公共英语改革”等几个教改项目;
东南大学首届“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所提出的建设校园快递服务中心、设立师生综合服务大厅、实施校务发布会制度、改进学生宿舍热水供应方式近20项提案,也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得到立行立改和全面落实推进。
应该说,这些学校的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所在高校的改革作出了贡献。
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学生委员在汇报提案想法。(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03
深入思考
大部分学生虽然在高校学习、生活的时间有限,不像教师那样长久,但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学校的主人翁。
尤其是他们正值年少轻狂之时,对周遭事物常富有激情和冲动。批评学校最激烈的是他们,爱校心切的也是他们,就像矛盾体一样。
然而,他们又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教育得当的话,他们也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校园秩序的守护者、学校形象的宣传者,甚至是学校政策的建议者和学校管理的参与者。
可能有人担心,还未走出校园的学生难以胜任“校长助理”的职责,无法像校长一样,站在学校宏观层面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协调各方。
但上述高校的经验有力地回应了这种质疑,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学生校长助理不需要完全像校长一样思谋,实际上,校长也不需要他们来替代自己,反倒需要他们坚持自己的学生本色,多做学校和同学们沟通的桥梁。
另一方面,学生具有难以想象的潜力,他们只是缺乏机会,何况,他们本来就是学校的主人翁之一。从全球趋势来看,让他们参与学校管理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不过,在落实“学生校长助理”制度时,高校管理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注重“学生校长助理”的代表性。
应尽量在兼顾院系、年级、国别等因素的基础上,从申请报名的同学中选拔合适人选。
如果“学生校长助理”人数有限,也可考虑以举办“开放日”、开办微信公众号等线下、线上手段,尽可能多地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拉近学校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其次,在学校决策、行政体系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与“学生校长助理”保持密切沟通,通过他们倾听学生心声,成为学校制定、修订政策文件过程中的习惯和准则。
当然,最好能在学校顶层设计上,明确“学生校长助理”的地位、权利、义务,让他们能够依章办事。
最后,学校要真正将“校长学生助理”所反映的意见、意见落实下去,以提升他们的“公信力”,便于他们以后开展工作,避免出现“假参与”、“象征性参与”等现象。
笔者相信,经过管理者、教师、“学生校长助理”和广大同学的协同努力,高校能够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并为他们提供更为卓越的全过程就学体验,让他们毕业后也能心系母校,通过各种方式继续支持母校,进而让母校办学实力再上台阶,保持对优质生源的强大吸引力,从而形成向上发展的良性循环。
来源:手册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4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