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本文原载2004年11月18日经济日报13版)博士后,就是博士毕业以后在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做学习研究工作的人。博士是最高学位,而“博士后”只是一种经历,不是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博士后在前所未有的追捧声浪中,许多人特别是政府机关的人才工作者乃至舆论,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把博士后看作是“高层次人才”中的最高层了。
比尔盖茨大学肄业,后来母校哈佛大学给了他荣誉博士学位,意思是说,虽然他大学没毕业,水平达到博士程度。
这里有几则报道:2004年7月27日《北京青年报》:“首届北京市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荐会吸引来了400余名博士后,这也是北京至今为止学历水平最高的一场招聘会,而北京也将加大力度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来京工作”。
2004年11月8日《京华时报》:某省到北京延揽“高层次人才”,指名要找博士后,让他们到某省挂职担任副县长、副区长或市级副局长职务。招聘会吸引了70名博士后来竞争这10个领导职务。
高度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这应当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好事情。但是,在追逐博士后的人那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学人才观似乎被忽略了:不是“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而是唯高学历,而且还误认为博士后就是“学历水平最高”。而且各家单位为博士后许诺待遇大多不菲,长此以往,或许要引导更多的人奔“博士后”这个头衔而去了。
更值得担忧的是,像这样仍然在用政府官员的位置来“吸引”博士后,而不是努力淡化“官本位”观念和体制在人才工作中的消极作用,这种做法很可能不是在尊重人才,而是在“毁”人才。一个人在读了25年书、已经形成了研究学问的思维方式之后,到需要应对利益博弈的思维方式的官场里去,通常都会很难适应,有的人因为不适应官场而影响身心健康。这样一来,不但损失了国家的专业培养成本,当事人自己丢弃学业也不利于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唯博士后”的高层次人才观,反映了树立科学人才观、确立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的艰巨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真正的高层次人才,应该是“高创造力”人才,而高创造力与不一定与学历成正比,比尔·盖茨的学位离博士后还差得很远,并且他辍学之后没有取得本科文凭,连到某省那里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但他的创新能力真的让他们看不上吗?当然,相信他们不是不明白得这个道理,只是他们仅仅想要制造出重视高层次人才的效果、形成人才工作的“政绩工程”,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的张平,学历中专。
再有,报道称某省此次引进博士后是为了改进地区党政领导干部的结构,增加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紧缺专业人才。这一动机显然也有误区。事实上,负责某些专业性较强的政府部门工作的领导干部固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不一定非要把顶尖的专业人才弄来当领导。比如说,政府规划部门的领导工作并不是盖房子,并不需要把学习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博士、博士后养在领导岗位上,而只需要懂得怎样选择和使用那些博士和博士后就足够了。
而且事实上,专业人才需要的是社会和业内认可,如果领导者自己就是十分专业的业内人士,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反而很可能反而妨碍领导者必须做到广纳群言、科学决策。(配图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4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