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文化的发展?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同样的,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直到二十世纪为止,似乎还仍然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中心。事实上,东西文化都正处于转型变态的状况中,西方信奉宗教的文化正在蜕化。东方文明,尤其以中国的文化来说,也随时代的巨轮在转变中,支离破碎。现在的美国,有人正在掀起未来的世界是“文化战争”的时代,尤其指明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对抗的大敌。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西方欧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中心仍然以基督教《圣经》 (《旧约》和《新约》)为主。同样,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直到20世纪,似乎仍然是以儒家的“四书”和“五经”为中心。事实上,东西方文化都处于转型和蜕变的状态,西方的宗教文化正在退化。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文化,正随着时代的巨轮而变化,支离破碎。崇尚“人道伦理”的儒家,也在灵魂的流浪和回归过程中。现在在美国,有人正在未来世界掀起一场“文化战争”的时代,特别指出中国儒家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对抗的敌人。看似可笑,却也令人深感忧虑。天下事常被误认为肤浅粗暴的见解。所以,我们要“自己找自己”,我们需要“学旧学新”!
如果说《五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集合,那是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四书”呢?那是北宋开始,到了南宋逐渐流行,取代了“五经”文化的地位。四书属于孔孟学术思想,但宋代理学家朱所作的《章句注》所垄断的儒学,不足以概括中国文化的全部著作。
五经是孔子写的《周易》、《尚书》、《礼记》、《诗经》、《春秋》。有《春秋》、《左传》、《公羊》、《谷梁》等“三传”对《春秋》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和解释。《春秋》这本书是春秋末期,也就是公元前480年孔子的代表作。
这一时期,在西方历史上,就像罗马改共和政治一样,开始有了信仰史。组织伯罗奔尼撒斯巴达联盟。随着印度密宗王朝的兴起,佛教徒第一次收集佛经。波斯先后三次或四次远征希腊。雅典取代斯巴达成为希腊的霸主。希罗多德,号称西方史学鼻祖,生于公元前484-424年。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出生。这一时期也是希腊文化在西方兴盛的时期。
众所周知,孔子晚年一生致力于“删诗书,订礼乐”,致力于《史记》。他从一个极其客观的角度,从唐尧(陈佳年)即位,也就是公元前2357年,有文献和资料的时候,就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他避开了中国古代史的时代,即神农与黄帝(轩辕)之间的历史遗迹(即公元前3000年以前,与埃及金字塔王朝和巴比伦建国同期,是东西方人文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抱着“听多了怀疑多了”的态度,他“不管了”。所以后来司马迁写了《帝王本纪》,很难说是想弥补孔子“删书”的不足,所以他先在《五帝本纪》上提出了一篇《路史》,把唐尧说成是黄帝,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时代。到了南宋孝宗时,学者米罗又写了一本书,《路史》,用的是道家遗书的说法,然后追溯到旧史中提到的“三皇五帝”以上的往事。文章华丽,考证充分,有道理。书名是,意思是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史”。从其作品的目的来看,孔子的“删书”源于唐尧,忽视古史传统,也是一个深深的遗憾。相当于近代有人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从黄帝时代到今年(丁丑,公元1997年),共有4731年的类似意义。但是,我们只是路过,没有谈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这个专题,就这样吧。
总之,孔子删六经,就是把从唐尧、虞舜一直到周朝开国的文化文明,特别是周公姬旦整理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收集成一个总的范畴,送给后人,作为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无价的财富。当时称学者为“儒生”或“儒生”,不像汉代以后的儒学,仅指对儒家、孟子的研究。
秦始皇灭六国诸侯后,改变了周朝分封立国、统一中国、分郡县的政权,开始造就专职官员被称为“博士”的学者,但并不局限于专门研究“诗、书、变、礼、乐、春秋”等“六经”的学者。而秦始皇李斯在公元前213年至212年(戊子、姬丑)之间焚书坑儒,并没有明文命令埋葬“博士”。坑里的人大多是儒生,不是“处士恒益”的“博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wd/2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