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引入过程性评价?高校双一流评估?“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下属的烟台研究院近日陷入了一场风波。这引发学生和家长的不满。这场持续5天的双一流院校“试点”职业本科,就此停摆。“双一流”建设高校办职业本科,是落实新职业教育法,把职业教育建设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的积极探索。而抛开这一因素,这一事件再次表明,社会对职业本科的认可度并不高,哪怕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举办的职业本科,也被认为是低于普通本科,“拉低”了学校与学历的地位。
“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农业大学附属烟台研究院近日陷入风波。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18日,学校官网发布了高职本科招生简章,5月22日,宣布停课仅5天。5月18日晚,烟台研究院学生发现,在中国农业大学官网最新的招生简章中,烟台研究院名称变更为工业技术学院,新增设施园艺、现代畜牧业、电子商务三个本科专业。这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这个双一流院校为期5天的“试点”职业本科停办了。
高职本科“双一流”建设是贯彻新《职业教育法》,把职业教育建设成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的积极探索。为什么这个探索会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反对?有分析指出,学校行动过于仓促,没有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抛开这个因素,这件事再次说明了高职本科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甚至“双顶”建设类大学举办的职业类本科也被认为是低于普通本科的课程,“拉低”了学校的地位和学历。在社会歧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将职业教育建设成为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类型,需要寻求新的路径。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如果学校只是将烟台研究院更名为工业技术学院,并宣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可能不会引起学生和家长太大的不满。引起学生和家长不满的是增加了3个专业本科专业。学生和家长担心这样会让社会误会自己是在接受职业教育,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可见对职业教育的误解有多深。报道中提到,研究院院长向学生承诺“农大绝不办职业本科”,发展职业教育的探索就遇到这样的情况,令人尴尬。
从高校的办学定位来看,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很多专业都是从事职业教育的。但是他们不愿意解释是职业教育,只是为了追求学历而包装成学历教育。这本质上是办学的错位。2014年,教育部推动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办职业教育。然而,愿意推动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并不多,舆论普遍认为职业教育转型“降级”。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教育部新批准成立——职业技术大学,这是一所一流的职业本科院校,希望向社会传递职业教育仍有本科水平的信息。然而,由于对职业教育固有的偏见,在学生和家长眼中,职业本科仍然不如普通本科。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对此,有人认为根本原因是“职业”一词被污名化了。建议将“职业”更名为“技术”或“应用”,消除对职业院校的歧视。显然,这是治标不治本。“职业”可以污名化,“技术”和“应用”仍然可以污名化。
新《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的定位从以前的“分层教育”调整为“类型教育”。但如果等级思维继续存在,“类型教育”就是“等级类型教育”。新建的职业本科低于普通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也低于同级普通教育。
一体化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否得到认可
第三,是应用型人才的出路。用人单位唯学历、有声望的就业导向对学生和家长选择教育和学校的影响很大。学生和家长担心被贴上“高职生”的标签,面临歧视,这是必须消除的。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联动。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