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的热闹场面,生气的除了林则徐,同样也有义律。
因为这时候红火的鸦片贸易,和原先这些被林则徐治惨了的英国商人们,真心关系不大。
海面上已经各种派系混杂,大小走私团伙聚集,全是大型船只,比广东水师的实力强大的多,吃住也全在船上。以《澳门月报》的记录:“沿海一带从事于这非法交易的船只,为数之多,堪与以前任何时期相比拟,甚至还要更多些。”
也就是说,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销的固然解气,却其实激活了更红火的鸦片贸易。
《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评语,更是一针见血:尽管采取了拘留、逮捕和查封等狂热的行动,林钦差铲除鸦片恶习的计划并未成功。”
为啥会闹到这地步?一个公认原因,就是腐败。
一百多年来,清政府多次痛下决心,查禁鸦片,可每一次的结果,却是越严厉查禁,鸦片越流行,重要助推,就是腐败惹的祸。
参与鸦片贸易走私的,从沿海的水师,到各地的关卡,早就是个勾搭连环的网络。虽然从能力说,林则徐已经是佼佼者,在广州也进行了强力的查禁,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有限的,禁的住眼皮子底下,却禁不住眼皮子外面。
想想虎门销烟的场面,连销烟都要严密监控,储存鸦片的仓库都有人来打劫,就知道当时鸦片的流毒情况,是超乎想象的严重。
如此严重的腐败局面,放在禁烟这件事上,就是摁下葫芦起来瓢,既然是岸上不行,那就躲到船上去,你林则徐除非是神仙,处处都可以抓到,否则能奈我何。
而就在林则徐殚精竭虑的时候,北京那边又打来了一记黑枪。道光帝下了一道严谕:“嗣后拿获吸烟人犯,不准以呈缴烟膏烟具入奏。”
这道圣旨表面说来,是抓来吸毒者,不许再呈交烟具,但一个信号就是:禁烟的力度,又放松了。
为啥会突然有这个圣旨?因为查禁烟具这事,一直在清王朝内部,反对声就极大。
就连一直协助林则徐禁烟的邓廷桢,对这事都曾经有微词:“譬如禁茶,茶碗收尽,还可以以这个水盅为饮具,尽绝吸食鸦片,只收缴烟具根本不是办法。”(梁廷枏:《夷氛闻记》
不让喝茶,难道你把茶杯收走就完了?人家换个杯子不照样喝?
这样的观点,在清王朝内,绝不是少数。而且虎门销烟期间,林则徐的声望如日中天,道光皇帝很高兴,下令各省都效仿,一开始查禁鸦片的活动十分火热,没多久就鸡飞狗跳,这是个技术活,没林则徐那几下子,基本收不上几斤烟土,反而闹出不少乱子。
闹到受不了了,官员们就喊苦,求道光帝松一松。偏偏道光皇帝这人,最大毛病就是耳根子软,也就顺水推舟松了下:烟具就不要送了。
可他一松,林则徐可就苦坏了,立刻气呼呼上了个奏折:“滨海愚民,无知误会,近日纷纷传播,转谓烟禁巳弛,有枪有土,仍听存留。前此赴乡查访之绅耆,辄被乡民恃顽抗拒,谓巳奉旨免缴,何得多事.”
朝廷一松口,下面就反弹,鸦片这事,半点都不能松。
在整个禁烟行动中,比这件事大的多的麻烦,林则徐都遇到过,可反应如此激烈,不惜和道光帝唱对台戏。原因其实正在其“烟禁已弛”四个字。
如果说英国会不会打仗,是林则徐头顶的魔咒,那么“烟禁已弛”,就是林则徐心底里最大的担忧。
因为这四个字,代表了清政府内部一个禁烟派:弛禁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baike/7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