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的时候,我都要去一个小学同学开的小店里买些烟酒之类的东西送给弟弟。
同学的小店在村子的中间,是从自家南屋改建的,靠近通往镇驻地的公路,来往的人多,很适合小百货店的经营。小店距离弟弟家不远,走不了几步就到了。
我和他是从小的玩伴,又一块儿在邻村的一所小学上学。那所小学就在同学家的对面,过了公路就是,我们当时上学的房子还在,只是早已经不是上课的课堂了,已租用给一些小工厂用作生产的车间了。现在的孩子上学,要到几里以外的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也许能好一点,但对于那些不丁点的孩子来说,尤其是比较偏远的村子的孩子,就有一些不方便。不象我们小时候,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所小学,学校就在家门口,如今想想也是满幸福的。
我们上小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期,我和他分在一个学习小组,有时我在他家里写作业,有时他到我家里写作业,那时的作业不象现在的那么多,做完作业还有大量疯玩的时间,所以那时候的村子是热闹的,大街上到处是孩子的身影,是孩子的欢笑声。现在每次回家,在街上走一个来回,往往不见一个孩子的影儿,冷冷清清的,我问父亲:孩子都到那里去了?父亲说:孩子都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
时代在改变,人到中年,要想从社会的表象中找到些许从前的影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我们上小学,除了写作业、玩,还要帮生产队里、家里干许多活,割草、锄地、放牛、沤肥、拾麦穗,有时老师也会布置关于这些活动的作文题。
记得有一次的作文题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和我的这个同学是在一起完成的作文,我写的是帮助大队副业队摘桑叶喂蚕的事,他写的是给自家的猪抓虱子的事,后来老师点评学生作文,我们俩个都在点评范围之内,老师在肯定了我们的选题以后,指出我的作文里有一处用词不当,老师念起了我的作文:“星期天一大早,我两步并做三步行,赶到副业队……”, “你是小脚老太婆啊,两步要并做三步!”原来我没有理解词的意思,把“三步并做二步行”用成了“二步并做三步行”,意思却完全反了。老师又拿起了我这个同学的作文接着念:“星期天,作完了作业,我就给我家的猪捉柿子……”老师停了下来,对着这个同学说:“你们家的猪身上还长柿子啊。”原来他把“虱子”写成“柿子”啦,这时候,课堂里已是哄堂大笑了。
后来,他没有继续上学,回家作了一个泥瓦匠。结婚后,他把南屋辟出一块,开了一个小店铺,卖一些烟酒糖茶等日用品。开这个小店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看好。集体化的时候,我们村子有一家小的供销合作社,我们都叫它“小社”,农村实施大包干以后,“小社”也就随之消失了。之后有几户人家也开过几个小日用品店,可是由于经常卖一些假冒伪劣的东西,得不到村民的信任,相继关门大吉了。他的小店开起以后,一直坚持下来,而且还扩大了规模,整个南屋都摆满了商品,变成了一个小超市了。同学的头发也象我一样花白了,话还象以前一样的不很多,但看得出来,他的生意做得不错,生活过得也殷实,日子也过得舒心。
有一次弟弟跟我说过:别从他那儿买烟了,他卖的多数是一些从外面进来的假烟。对弟弟的说法,我总有些半信半疑,虽说如今人心不古了,商业上的欺诈也屡见不鲜,可我的这个同学一定也是有底线的,他的小店没有象村子里那些倒闭的小店一样关了门,而且还有了更大的发展,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其实,我是可以从城里为弟弟买一些烟酒的,之所以一直坚持着从他的小店里买,也许是心里至今还保留着儿时的那份纯朴的友情吧,这份友情,就象我在九寨沟看到的波澜不兴的透明的海子,可以看到水底游来游去的小鱼、飘落水中的枝叶,它静静地包裹在我的记忆里,不受一点世俗的侵扰。
同学的小店,我是会一直作他的一个顾客的,回家的时候,我还会从那里买一些东西,借着这个机会见个面,说几句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baike/6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