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透镜
【知识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远视镜片,放大镜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近视镜片
3.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4. 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用O表示;
5.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用“F”表示
6.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7.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 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经过焦点;如图所示
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
照相机
1.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放大镜
1.放大镜的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实像;
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实像和虚像
1. 如果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确实能够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
2. 如果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不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虚像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2. 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规律总结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等于物距,像比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3.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知识点】
近(远)视眼及其矫正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需要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需要戴凸透镜调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是凸透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是凸透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是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是凸透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baike/5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