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天是第38个教师节,一场名为“铸信念育新人”——“致敬好老师”的2022年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今天上午在东方卫视热播。
“信念的光芒”“信念的温度”“信念的耕耘”……通过情景讲述、人物展示、情景朗诵等形式,该主题活动以真人、真事、真情展现了上海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风貌和生动实践。舞台上,一代代沪上教育工作者薪火相传、接力奋进的画面,感人至深。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近年来,上海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也涌现出一批尚德乐业、博学善教,“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政课教师典范。
华东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闫方洁是一位“80后”,但在高校思政课堂的讲台上她已经站了十多年。一说到思政课,很多人会觉得不那么容易亲近,可闫老师的思政课却很受学生欢迎,是学生们每周都盼着上的课。在闫方洁看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还要走进社会,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舞台上,她带着同学们来到杨浦滨江岸线进行沉浸式教学,让大家切身感受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巨变,领悟“人民城市”的内涵。
同为“80后”思政课教师,大同中学历史老师顾博凯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系列短视频近来在网上深受欢迎,很多人把顾老师称作“网红教师”。对于成为“网红”,顾博凯有自己的解读:“我觉得这个‘网红’不仅仅体现在传播度上,更希望凸显的是红的底色。我们身处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所有教师、所有学科、所有课程都有责任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讲授红色历史知识的同时,筑牢青少年的红色基因。”
育人的初心同样闪耀在抗疫战场。活动现场,情景讲述《共同的坚守》生动展现了上海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自己光和热的温暖瞬间。
“人民满意”是时代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不断发展的上海特殊教育,彰显着城市温度。有教无类不仅是“零拒绝”、更是“高质量”。舞台上,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苏讲述的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美琴的故事,同样让人动容。周美琴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已默默守护了一群群特殊儿童足足35年。在她手中,太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好老师,可以成为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的三位爱徒就一起走上舞台,向大家描绘他们眼中的赵老师。
1999年加入赵东元课题组的郑耿锋难忘赵老师的坚持:当时放弃了优渥条件刚从海外归来不久的赵东元,面对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带领着学生白手起家,自己搭建实验室,几乎每周工作超过八十个小时,最终打开了介孔材料新世界的大门。
2011年加入赵东元课题组李晓民,对赵老师印象最深的是“热爱”:“赵老师常说,科研的乐趣在于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挫败之后,成功的那一刹那所带来的快乐。”2016年加入赵东元课题组的田泳,则感慨于赵东元的“初心”:“去年11月,赵老师获颁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荣誉就立即飞回上海来给本科生上课,证书就装在手里的布袋里。其实我们都知道,给本科生上课的习惯,赵老师20多年来始终不曾间断,人在外地,必须连夜飞回;为了上课,手术可以推迟。这应该就是一名教师最纯朴的初心。”
一生追寻,终身不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活动现场,情景诗朗诵《教育,一生的事业》将人民教育家、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王振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孔海南、同济大学教授吴於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范静、、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教师侯荷梅的教书育人故事娓娓道来,再一次激荡起人们的心绪。
随后,上海青年教师代表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启智求真,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展,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baike/5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