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兵器时代的战事需求,到现代社会对利益的无尽索取, 大象身上映射出的永远是人性中的肮脏。
千百年来,大象似乎一直处在人类与自然的争斗中心。从悠然自得的野外生活,到所向披靡的战场王者,再坠入人类贪婪欲望的囚笼,它们一步步走入深渊,却也用自己的故事为人们带来了另一种成长。
曾在云南西双版纳边疆生活了18年的沈石溪,深谙大象聪明且通人性的特点,加之在当地了解了诸多关于战乱时期大象的丰功伟绩,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系列以大象为主角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便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1969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战象嘎羧。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的嘎羧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了废弃的象鞍,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迎接死亡。
被贪婪欲望驱使的波农丁悄悄跟在后面,想要得到象冢内的象牙。可嘎羧并没有前往祖先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葬着它的战友。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用自己最后的力气凭吊、悲鸣,随后躺入坑中,和它的战友们相聚。
用动物社会的生存法则折射出人类的生活和情感,是沈石溪善用的写作手法。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让人识破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生命。在无私、单纯的动物面前,人类灵魂中肮脏不堪的一面显得格外刺眼。
《最后一头战象》这类略带悲壮的作品成为少儿读物,曾有人质疑是否妥当,但沈石溪认为,生活的主旋律是苦难,人生经过苦难的淬炼才能发光。孩子的成长需要了解、体验人生的苦难,这也是儿童文学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礼仪会更替,道德会修正,社会文明也会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永远不会改变。站在动物的视角看世界,借助动物的故事体味人生,沈石溪带着孩子们以一种更现实的方式不断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9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