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其父王华是明王朝成化年间的状元,王家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气。从出生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王阳明,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追求,成为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四圣”之一,而且王阳明批判继承前三位的思想精华,吸收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精髓,创立“心学”,最终集大者成。后世杰出的人才领袖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都对王阳明推崇备至,用王阳明“心学”武装自己头脑,成就一番伟业。
王阳明“心学”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良知四句教(善恶观)”——阳明“心学”思想精髓是什么?
阳明“心学”探讨的是人类思想最本源的问题——善与恶。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王阳明首倡“致良知”的观点,认为知即性,性即理,理是什么呢?按老子的观点,理即道,道法自然。通俗讲,真正内心的良知是遵从客观规律,是自然客观规律在人脑的反映,只有能真正遵从内在良知意愿处世为人,是最科学合理的。这也符合老子哲学的核心观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小到个体,大到人类,都要付出惨痛代价。2020年初肆掠神州的“新冠”疫情,就是最好的证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阳明“心学”提出自己的善恶观:无善无恶心本体,有善有恶意在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心学的体系精华——良知四句教。实际上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善恶是意动,是心灵受蒙蔽后的产物。同时四句教也给出了解决的良方“格物致知”、“致良知”。良知不假外求,生而知之,心灵与良知密不可分。
二、“存善去恶,净化心灵”——阳明“心学”如何实现提升自我?
1、保持本心,虚灵不昧。阳明心学认为:心之本体,原自不动。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也就是要我们保持平常心、清静心,恬淡适己,宁静致远。有事时省察作为存养心性的机会,无事时存养作为对心性的省察。不意动,不躁动。清净心,方避境由心生,不要自寻烦恼。老子提倡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无所为才能无所不为,都是以静制动的策略,找到本我,才能挥斥方遒。
2、至诚为人,善待他人有城府的人,也表现出静,不动声色,以静制动,城府是一种手段,但难免迟早暴露。而至诚是跟自己心灵对话,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内心坦荡,心气平和,就能站的直、行的正,气场才会强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管什么性格的人,诚心实意的为人处事,真心实意的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心宽体胖,心体廓然大公,就能公正无私,就能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至诚源自内心良知,就是遵循天理,就是大道。得道之人得天下,是天下之福,大家都愿意遵从。3、严于律己,知足常乐朱熹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认为修身就要“去人欲、存天理”,即减少人的私心贪欲,去傲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看淡荣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知足常乐,常快活便是功夫。
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阳明“心学”要怎么做?
1、王阳明说:用功到精处,愈加不得言语。也就是道德经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曾国藩早期抵抗太平军屡战屡败,三次要自杀,后经高人指点,一改旧习,严肃木讷、寡言少语,逐渐走向权利的顶峰。
2、慎思之,笃行之。心之所想,力之所行。格物方能致知,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处事要求真务实,亲力亲为,避免夸夸其谈,脱离实际。曾国藩传给弟子李鸿章第一条处事之道就是“躬身入局”,只有自己去做,入了局,才有主动权,才有发展的机会。
3、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首次提出的观点,前人的观点是知行可以分离,先知后行,王阳明经历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被贬贵州龙场,九死一生。后经龙场悟道,大彻大悟,创立阳明心学,后来战无不胜,传道授业,终成一代圣人。他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真正知道,就一定会去行,不行就不是真知。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极力提倡教育中要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是认知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给现代教育学和成功学指明了方向。
有一种养心方法是放下,人生达命自洒脱。阳明“心学”其实就是解决了人生古老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用好阳明“心学”大可立国安邦,小可安身立命,它给沉陷在痛苦中的人指出一条通达、成功、常快活的途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8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