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上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毕业后才追悔莫及,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许许多多家长的心声。
高学历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相对来说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无论是从言传身教方面,还是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方面,都要比普通三五家庭的更有利。普通家长自身的学历水平一般,没有亲自辅导子女功课的能力,只能求助于课外辅导机构和老师。
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培机构的乱象被相继曝光。家长也认识到了补课未必能对学生提高成绩有帮助,但是不补课同样未必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教学大纲和升学考试模式没有做出彻底改变以前,学生的学习心态很难达到彻底的改变。

中小学生之间内卷形势严重
还记得80后学生上学时,只有少部分学生家长,担心学生在学校里学得不扎实,利用寒暑假时间,报补课班或兴趣提高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或适度拔高。事实证明,短期内,学生成绩确有大幅提升,于是校外补课现象日渐普及。

90后学生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后,市场上各类校外辅导机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补课的重要性,纷纷带着学生奔走于各大辅导班之间。就连学校老师对此也默认,并鼓励大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课程。

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应该相辅相成的课内学习和课外辅导,已经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不少在校老师也在外开起辅导班,还把本应该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放在辅导班里,家长们不得不报名,教育成本直线上升,教育成果却不理想,大有揠苗助长的趋势。
双减政策落地后,本以为这种现象会戛然而止。不过这届家长从小都是在补课的环境下长大的,一时半刻还无法松开这根救命稻草。不过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以前学生在校外补课,不仅不是秘密,反而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连老师都在鼓励学生在校外多补课,哪位学生在校外报的学习班多,就容易被老师表扬,不过现在学生们开始内卷了。
表面上同学们外面都不安排文化课辅导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少了。学生回到家除了照补不误,家长还给学生布置各种作业。就连小学生都在作文里直呼“太卷了”。

校外辅导班取缔后,新的补课方式悄然出现
家长们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忍心看着学生想学习却又不得章法的样子。甚至会主动上门,到那些从教培机构离职的老师家里学习,多对一变成了一对一,对外就说是亲戚关系,免费帮忙辅导。辅导老师又是非在职教师,便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还有一些兴趣辅导机构和托管机构,表面上说是托管班,实际上去暗中进行文化课辅导。老师和家长心知肚明,嘴上却不说,尤其是像奥数课或新概念英语课,介于学科辅导和能力提升之间。不少辅导机构都开始打擦边球。

还有些三无辅导班,开设在居民楼内,除非有周围群众举报,否则相关部门很难监管到位。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家长,甚至把辅导老师以家庭教师的身份,请到家里,24小时贴身辅导。各种校外辅导的新形势各显神通,内卷现象愈演愈烈。
目前符合办学条件的正规辅导机构所剩无几,本以为这下学生和家长就不会再补课了,实际上现有的教学环境和升学模式,依旧无法让大家放平心态。看来单纯的靠取消辅导机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具体还要从家长和学生的补课需求入手。

为啥校外辅导屡禁不止?
过去学校里的体音美副科课时,几乎都被考试学科占据,学生的自习课和体活课也被老师用来讲解试卷。如今各学校提倡五育并举,体育课等副科课程以及自习课、课后延时时间,都不能擅自征用,

如此一来,任课老师用来讲课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只能勉强完成课时进度,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自学能力又比较薄弱,如果课后没有专业人士辅导,自己摸索时间成本非常高。

笔者认为,想要彻底缓解校外辅导乱象,只能是调整教学大纲,降低考试难度,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让家长彻底走出升学考试的阴影,或许就不会再为学习成绩而焦虑了。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之间的内卷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8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