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0全国一卷语文作文,大家肯定都有点印象,具体是给出了一段春秋时期的历史。
这里面主要涉及三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分别为:管仲、鲍叔牙、齐桓公。
考生需要从这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感触最深的来作文。
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人来写,都不可避免的在作文中出现“鲍叔牙”这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是应该写“鲍叔”?还是应该写“鲍叔牙”呢?如果自己写了“鲍叔”,会不会扣分?
首先,无论我们对于鲍叔牙这个人熟悉不熟悉,我们都可能听过一个成语叫做“管鲍之交”。主要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这里的“管鲍”,就是指管仲与鲍叔(牙)。
所以说,这两个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
那么,此人到底是叫“鲍叔”还是“鲍叔牙”呢?
到底应该是叫“鲍叔”还是“鲍叔牙”?
首先,比较明确的是“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正确的叫法就是“鲍叔牙”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以及现代原文来佐证。
首先,在《史记》中有相关记载,原文如下。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这段原文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细心的读者肯定也发现了,只有在原文开头使用了“鲍叔牙”的称谓,然后,在下文中都使用了“鲍叔”。
所以说,从这一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作文中使用“鲍叔”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实在不放心,我可以在作文中第一次出现鲍叔的位置用上“鲍叔牙”这个名字,后面都用“鲍叔”,那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除了在《史记》中有相关记载,在其他提到“鲍叔牙”的很多典故以及原文中,“鲍叔牙”也常常被称为“鲍叔”。
儒家思想家孔子:“齐有鲍叔.……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墨家思想家墨子: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出自《墨子·所染》)
西晋诗人陶渊明:知人未易,相知实难。谈美初交,利乘岁寒。管生称心,鲍叔必安。奇情双亮,令名俱完。(出自陶渊明《读史述九章》)
唐朝诗人高适: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南宋思想家叶适:鲍叔,管仲友也,鲍卑而管贵,美在叔也。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
这种典故太多了,都称“鲍叔牙”为“鲍叔”或者“鲍子(尊称)”。
所以,看到很多人说全国一卷作文材料中用了“鲍叔”而没有用“鲍叔牙”是有问题的,乃至于说是对古人的不尊重。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
那么,如果在作文中使用了“鲍叔”而没有用“鲍叔牙”,会不会扣分呢?
作文中用“鲍叔”会扣分吗?
当然不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鲍叔”就是指鲍叔牙,没有其他人。
名字,说白了就是一个称谓,一个代号而已。
当我们说起一个名字时就能够对应起一个人,那么,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所以说,在2020年全国卷作文中,无论大家使用“鲍叔牙”还是“鲍叔”,乃至于“鲍子”都是对的,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有同学写成“鲍牙叔”或者“鲍牙”,那真的神仙难救了。
所以,大家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这压根就不算是一个问题。
写这么多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打消这个顾虑。
希望大家静静地等待高考成绩公布吧,祝愿大家都有一个满意的好成绩。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7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