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文体知识梳理
一、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 定义 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中心论点:全篇的总论点。 分论点:对中心论点起支撑作用的观点,一般位于段首,以首先、其次、然后等为标志词。 | |
注: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有的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而无分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 如《敬业与乐业》中,文章开头提出“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论点;然后提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谈论“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 | ||
特征 | 一般是非常明确的判断句(包括肯定的判断与否定的判断)或肯定句,标志为判断动词“是”或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 论点应是正确、鲜明的。 | |
位置 | ①文章标题。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如《谈读书》,论点是文章首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③文章结尾。如《谈创造性思维》结尾归纳全文,指出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诸多要素,表明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④此外,有的论点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去概括。如《论教养》一文并未直接点明中心论点,而是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社会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 |
论据 | 定义 用来证明观点、看法、态度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 |
分类 | 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等。用来作论据的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作用: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举例:《谈创造性思维》中为了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举了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并提供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 |
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用来作论据的言论应该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 作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举例: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列举“四书”之一《大学》中的名言。 | ||
论证 | 定义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关知识详见“(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 | 定义: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规范:举……的例子(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 判断标志:“例如”“譬如”等。 举例:《无言之美》中列举了陶渊明的《时运》、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例子,论证了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很多,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
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 定义: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名句或诗句、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等来论证某一论点。(注意:引用论证属于道理论证的一种,就是引用诗句、名人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答题规范:引用……名言或格言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判断标志:“××说”“俗话说”、格言警句等。 举例:《敬业与乐业》中多次引用孔子的名言来证明论点。 如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要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即“要乐业”这一论点。 |
比喻论证 | 定义: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 答题规范: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论证更加鲜明生动。 判断标志:“如”“好像”等。 举例:《谈读书》中将“人的天生才干”比喻成“自然花草”,将“读书”比喻成“修剪移接之术”,以此来论述读书可补天然之不足的论点。 |
对比论证 | 定义: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对比,突出强调某一论点。 答题规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的观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判断标志:“相反”“与之不同”等。 举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将王阳明“格”竹子一无所获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强调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这一观点。 |
三、议论文的结构
基本形式 | 引论(提出问题:是什么)——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解决问题:怎么办)。 议论文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 二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 ||
论证结构类型 | 纵式结构 | 层进式 | 即“层层深入”式,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把道理说深、说透。(如《不求甚解》) |
起承 转合式 | “起”是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接着是“承”,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就是“合”。 | ||
横式结构 | 总分式 | 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 总—分(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分—总(如《谈创造性思维》) 总—分—总(如《敬业与乐业》《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 |
并列式 | 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如《谈读书》) | ||
对照式 | 论述中把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正一反的两种意思)加以对照,或用一种事物来烘托另一种事物,以见其是非美丑,这种构成层次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对照式”。(如《论教养》) |
四、议论文语言特点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在说理,以理服人。在议论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述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的基本风格。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鲜明性、准确严密性、概括性和生动形象性。
鲜明性 | 特点:表述明确,不可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举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
准确严密性 | 特点:①概念明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③判断和推理准确、严密,逻辑性强。 作用:从逻辑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 举例:《怀疑与学问》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中“一切”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性。 |
概括性 | 特点:①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容;②语言高度凝练。 举例:《谈读书》中“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
生动形象性 | 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 作用: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用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举例:《敬业与乐业》中“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一句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喻成蛀米虫、盗贼,形象地告诉人们没有职业的懒人是万恶之首,是要彻底讨伐,万不容赦的。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7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