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2年上海高考第一天,作文题是对于“发问和结论”的认识与思考。

看到今年的作文题,著名作家、语文教育研究者叶开告诉周到君:“我为考生感到一阵轻松”。
在他看来,“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往往更看重结论”,是一个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观察——“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则是对这种观察的不同思考。这个题目简约而明确,基本不用“审题”,较容易切入。选择“担忧”或“觉得正常”,都是可以的,似乎没有“正确性”的负担。因此,写作的关键是言之有物,逻辑合理,自圆其说。
此外,这个作文题给出了一个明确框架,不设置陷阱,不暧昧不清,不搞口号和形式主义,其实质是不为难考生。以往的高考作文题,有些会逼迫考生“审题”。“审题”这个词听起来就令人感到可怕,小小年纪的写个高考作文还得小心翼翼,要拼命地避开雷区,哪里碰到高压线就全盘皆输了,大热天的挥汗如雨真是太难了。
这次作文题却没有明显的雷区,对于考生来说这个题目是体现出一定善意的。或许是命题老师的善意,不愿意为难因抗疫而延期一个月、不得不在酷暑当中迎考的考生们吧。
此外,与浙江卷形成鲜明反差,上海卷回到了成长本身,回到教育本身,回到生活本身。这样,有具体成长的经验教训,有具体的成长记忆,有长大过程中的困难与欢欣,都是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直接调用的。
对于考生来说,这种题目起码是有内容可写,而不必发空乏议论,不必强说一些大话和套话。既然“审题”不难,内容比较容易帖实,那么最终看作文质量的,就是学生如何调动自己过去人生经验和积累,如何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了。当然,不是空发议论,不是堆砌好词好句,不能完全依靠套路写作文。叶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真实、自然、准确地表达,是最好的语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7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