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参加过2020年高考的高校毕业生,首先对本年高考的学子们送上一份祝福,愿诸多学子可以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学习。
很多考生经历过高考的激烈角逐后终于尘埃落定,那么在高考结束后志愿的填报以及高校的选择上就会成为让许多家长和学子头疼的事情。
对于高校的选择上相比学子们都有一个自己心仪的目标,作为过来人小编在这里劝各位学子,心中已有目标是件好事,但是目标是否现实则是我们更应该注意的,以河南高考举例。

2021年的河南高校理科生的录取分数线从最高的518到200分,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排解一个误区,网络上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是采取的所有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平均值,也就是说并非是总分成绩接近分数线就能百分之百被录取,因为着其中会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就是重分和分数数值存在差距。这都会影响录取分数线的波动,那么分数线到底是怎么算的?影响录取分数线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第一、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的
从最理想状况看,一本线应当这样确定:按照当年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人数,将全部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排在招生计划数最后一名的考生高考成绩,就是理想上的一本线。
但这毕竟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能达到这种理想化的一一对应,刚好填满的状态是基本不可能的。
实际操作中,有考生志愿选择不平衡、志愿填报失误、各种情况的退档、某些高校临时需要扩招、各高校投档比例不一样(有的按某省招生计划数的100%,有的按110%,有的按120%),所以,一本线就不会按最理想化的状态来划分。
实际上,一本线是这样划分的:各省市招考部门根据当年文理科一批次招生计划,扩大一定比例,再结合当年报考人数和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一本上线人数,该人数对应的高考分数,就是“一本线”。
第二、真正影响录取分数线的因素
招生规模的大小对分数线有一定的影响。
招生人数多,自然分数线就下降,不过这个因素对分数线的影响实在有限,即使具体到某所高校在一个省的招生人数,也是基本稳定的。
院校分数线和省控线之间的关系要注意。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紧接着高考录取分数线,这是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注意“最低”二字。上了这个线,你等于就有了高考录取的入场券,而招生计划没有完成,也会存在降分录取。
真正能决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是试题难度。
今年的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也会是各个高校的决定录取分数线的重要因素
具体就说到这里吧,再教大家一个计算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方法,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招生30人,已投档36份。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这录取的第30位考生的分数就是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也称学校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
在最后在此祝福各位学子都能考出一个优秀的成绩,可以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5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