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了解更多科学知识!
中子星是宇宙中一种比较奇特的天体,它的密度极高,是目前已知的天体中除了黑洞密度最高的天体,之所以把它称作宇宙中最大的原子核,就是因为它本质结构上与原子核相似,而且密度与原子核密度相同,大概为每立方米100万亿吨,也就是说由中子星物质组成的直径不到50米的球,它的重量就相当于地球的总质量。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后期形成的一类天体,中子星的理论假设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子星才被人们观测到,而且当时还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中子星(图片来自网络)
中子星虽然是恒星演化后期形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经过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根据科学家们的理论计算,只有当恒星质量大于约10个太阳质量的时候,恒星燃烧殆尽后才会变成一颗中子星,而一颗中子星的质量一般只有1-2倍的太阳质量,也就意味着恒星蜕变为中子星时需要抛弃自身80%以上的质量,目前人们观察到的最大的中子星质量也只有2倍太阳质量。恒星在形成中子星的过程中,其内部坍缩形成巨大的压力,致使电子简并压不足以支撑外部压力,原子核外部的电子被压入原子核内与质子中和成中子,所以中子星是由无数个中子构成,可以形象地把中子星比作为一个巨型原子核。

中子星(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恒星衰退剥离自身大部分体积和质量时依旧保持了大部分原恒星的角动量,而且中子星体积小,一般半径只有10公里,所以中子星的转速很高,人们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就是一个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它会发射一种高频脉冲,这种高频脉冲与它自身转速相关,科学家们认为中子星的高密度,使它周围产生了高强度磁场,这些磁场限制了它本身脉冲发射范围,致使这些电脉冲只能通过中子星的磁场两极发射出去,所以中子星就如同将一把手电筒抛向空中,手电筒的光以手电筒质心为中点旋转,中子星脉冲就如同手电筒的光一遍一遍扫向地球。人们根据中子星脉冲测得它的转速,最高可以达到每秒1000多圈,比地球转速快了一亿倍。

脉冲星
以地球作为参照,如果说中子星旋转一圈是一天的话,那么中子星一分钟就经过了接近200年,中子星想要维持这么高的转速而不瓦解,就需要它自身有足够大的引力,实际上中子星的引力虽说没有黑洞那么大,但是光经过中子星的时候也会被引力影响导致大幅弯曲,所以它表面上物体想要逃逸,那么速度就要达到10几万千米每秒,也就是光速的一半左右。
简单来说,中子星就是一种密度接近纯原子核、半径只有10公里、旋转速度超级高、“两端会发光”的天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51770.html
- 上一篇:唐心怡扮演者「唐心怡最惊艳的图片」
- 下一篇: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