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已经陆续结束,不管成绩好与坏,寒假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积累学习知识的时间,今天整理了一些高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解释与习题,希望学生们多加练习,语文考试考查范围虽然广泛,但是只要我们针对固定题型进行训练,利用好寒假的时间,相信开学考试一定会有收获!
1、幸
①侥幸;②幸亏,幸而;③希望;④宠爱,宠幸;⑤特指皇帝到某处去,驾临,临幸。
⑴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⑵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 )来告良。(《鸿门宴》)
⑶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 )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⑷阙然久不报,幸( )勿为过。(《报任安书》)
⑸缦立远视,而望幸( )焉。(《阿房宫赋》)
⑹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 )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陈情表》)
8 始皇帝幸( )梁山宫。(《史记?秦始皇本纪》)⑴宠爱,宠幸;⑵幸亏,幸而;⑶希望;⑷希望;⑸宠爱,宠幸;⑹宠爱,宠幸;⑺侥幸;⑻驾临,临幸。
2、贻
①赠给,送给;②遗留,留下。
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
⑵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师说》)
2 成语“贻( )笑大方”“贻( )害无穷”“贻( )人口实”
⑴赠给,送给;⑵赠给,送给;⑶遗留,留下/遗留,留下/遗留,留下。
3、左
①地理上以东为左;②古代尊崇右,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而以左为较低的地位;【注意: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虚左”表示对人的尊敬。】;③不正,邪僻。
⑴淮左( )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
⑵成语“虚左( )以待”“旁门左( )道”
⑴东;⑵左边尊贵的座位/不正,邪僻。
4、徐
①缓慢,慢慢地。②慢
⑴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⑵自可断来信,徐徐( )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⑶成语“不疾不徐( )”
⑴缓缓地;⑵慢慢地;⑶慢。
5、涕
①眼泪;②鼻涕;③流泪,哭泣。
⑴今当远离,临表涕( )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⑵出门登车去,涕( )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⑶戎马关山北,凭轩涕( )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⑷儿涕( )而去。(《促织》)
⑴眼泪;⑵眼泪;⑶眼泪;⑷流泪,哭泣。

6、识
①知识,见识;② zhì,记,记住;③ zhì,标记。
⑴子曰:“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⑵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 )具存。(《段太尉逸事状》)
3 成语“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
⑴记,记住;⑵标记;⑶记/见识。
7、劝
①勉励,鼓励;②勤勉,勤奋;③劝说。
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⑵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荀子《劝( )学》
⑴勤勉,勤奋;⑵劝说;⑶勉励,鼓励。
8、期
①规定的时间,期限;②约定;③期望,要求;④ jī,一周年,一周月。
⑴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氓》)
⑵期( )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良马期( )乎千里,不期( )乎骥骜(《察今》)
⑷成语“不期( )而遇”
⑴期限;⑵一周年;⑶期望,要求/期望,要求;⑷约定。
9、堪
①经得起,能忍受;②能,能够;③胜任。
⑴妾不堪( )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⑵不堪( )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⑶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郑伯克段于鄢》)
⑷成语“不堪( )入耳”“不堪( )回首”“苦不堪( )言”“不堪( )一击”
⑴胜任;⑵胜任;⑶经得起,能忍受;⑷能,能够/能,能够/能,能够/经得起,能承受。
10、解
①把系着的东西解开;②解除,消除;③消释,化解;④解围,撤围;⑤ xiè,懈怠,松弛;⑥ jiè,押送。
⑴太后之色稍解( )。(《战国策》)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师说》)
⑶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 )去。(《史记?魏公子列传》)
⑷成语“解( )铃还须系铃人”
⑴消释,化解;⑵解除,消除;⑶解围,撤围;⑷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11、及
①赶上,追上;②到,到达;③推及,涉及;④如,比得上;⑤等到,到了;⑥和,与。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延及( )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
⑶及( )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⑷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⑸成语“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爱屋及( )乌”“由表及( )里”“过犹不及( )”
⑴如,比得上;⑵到;⑶等到,到了;⑷推及;⑸赶上,追上/到达/推及/到/到,到达。
12、胡
①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②疑问代词,什么;③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
⑴胡( )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嗟尔远道之人胡( )为乎来哉?(《蜀道难》)
⑴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⑵怎么,为什么;⑶什么。
13、复
①夹层的;②报复;③恢复;④再,又;⑤回答。
⑴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师说》)
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 )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⑶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⑷有复( )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⑸成语“髀肉复( )生”“故态复( )萌”
⑴恢复;⑵夹层的;⑶再,又;⑷回答;⑸再,又/再,又。
14、方
①当,正当;②正,正在;③将,将要;④刚刚,方才;⑤方圆。
⑴今齐地方( )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吾方( )高驰而不顾。(《离骚》)
⑶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⑷成语“方( )兴未艾”“来日方( )长”“血气方( )刚”“如梦方( )醒”
⑴方圆;⑵将,将要;⑶当,正当;⑷正在/正/正/刚刚,方才。
15、察
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
⑴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⑵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⑶明足以察( )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成语“明察秋毫”)(《齐桓晋文之事》)
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 )则无徒。(《答客难》)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曹刿论战》)
⑴考察;⑵考察后予以推荐;⑶看清楚;⑷精明;⑸明察,细究。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4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