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457万人,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态势。《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我国研究生培养市场规模已超过110亿元,年增幅超过30%。在激烈的竞争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机构,考研“产业链”越来越完整。在满足部分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其暴露出的一些乱象也使部分学生陷入低效竞争,甚至给高校招生带来新的问题。
近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升。当然,许多年轻人雄心勃勃,致力于学习。但客观来说,也和大学毕业生人数上升,导致就业难有关。很多同学转而考研,不仅可以积累学术资本,提高学历,还可以部分缓解实际就业压力。
而当一个庞大的人群已经投入到考研中,围绕这个目标,自然会有一个生态,一个产业链。媒体报道考研已经产业化,可以理解。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而当这种需求系统化,有了一定的规模,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整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类似于现在的中小学生艺考和课外培训,研究生培养的产业化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对内,这种“流水线”训练门槛低,针对性差,效果存疑,甚至会误导孩子。对外,其“套路化”的问答设计无疑会伤害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导致录取的学生能力不足,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种急功近利也有降低学术质量的风险。
那么,如何避免“流水线”研究生培养的低效竞争?
第一,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建立相应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既然这种培训确实有市场,与其“装隐形”视而不见,不如干脆让它浮出水面,用口碑和相应的规范制度来约束它的行为。比如培训机构的师资和题库来源要明确。自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指出严禁招生单位内部人员举办或参与考试招生辅导活动以来,高校一般不允许师生参与考研辅导。那么,老师从哪里来?显然,需要一个出口。否则,要么是大学老师匿名偷偷做,要么就是凑数。
而且题库也是个问题。如果很多学生研究应试技巧,试图揣摩导师的喜好,难免会有一些失真。这也意味着,要加快考研制度改革,实现从刚性标准考试向考察能力的转变。
第二,是时候给考研降温了。考试热闹的深层原因在考场之外。四百多万人考研,一方面反映就业渠道不畅,很多大学生只能被动推迟就业;另一方面,也和现在用人单位“只有学历”的倾向有很大关系。不管是否需要,他们往往要求硕士或博士,这无疑会加剧大学生的应试焦虑。所以,要想给考研降温,首先要让就业热起来,在社会层面多一些善意,不要随意提高门槛,不要以招才引智为门面,从而忽略了人才的本质。
其实这也是一种选拔,把真正想深造,值得深造的人选拔出来。
况且很多培训机构宣传存在“人脉”和“内幕消息”,对此要严查。近年来,高校招生经常受到质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1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