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萤火虫的光芒可以充满天空。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党总支和兴盛堡村鼓励团员青年在寒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帮助防控疫情、决战脱贫、服务振兴农村、守护农村儿童、了解国情社情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广大团员青年通过亲身实践,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经验,带领青年学生投身精准扶贫,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萤火进行时
“光”的故事,应该由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副院长马爽和兴盛堡村第一书记罗俊来讲。一次偶然的机会,马爽先生联系到了辽宁大学校友、辽宁沈阳新民市兴盛堡村第一书记罗俊。得知兴盛堡村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资源贫乏,他萌生了依托辽宁大学教育资源帮助兴盛堡村孩子的想法。此外,近三年来,以84级哲学系邵勤学杰为首的辽宁大学沈大、大连等地校友,在罗俊书记的推荐下,出资为兴盛堡的孩子们建立了“阳光书房”和基本的学习设备,希望为村里的孩子们铺就一条阳光的成长之路。但是仅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村教育缺失的问题。马爽老师帮助这些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孩子的想法,与辽宁大学从大二到大一的五位爱心学生不谋而合。他们准备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农村孩子,推动农村教育,于是发起了这个公益项目。师生们把这个活动命名为“亚澳萤火虫计划”,大学生们自称“萤火虫导师”,希望他们能像萤火虫一样,用自己微薄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首先,项目组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了这项公益活动,并在业余时间制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项目组主动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性格,为孩子们制作了独一无二的“萤火虫档案”。在此基础上,启动了整个项目。考虑到当地学习资源的不足,项目组的老师和学生给孩子们送去了教辅书和课外读物,满足他们对学习资源的需求,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萤火虫志愿者还主动购买孩子们喜欢吃的零食,邮寄到村里。通过制定完整的、可量化的考核标准来跟踪记录孩子的进步,在积分制的基础上,每周让积分领先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零食作为奖励。孩子们受到了启发和激励,都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步。
这个公益项目是在第一个寒假开展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志愿者们并没有因此而止步。相反,他们对这项工作越来越严谨和认真。从督促孩子们每天打卡,到用不同的方式为他们设计学习任务,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他们的新鲜感,所有这些都被大家注意到了。孩子们的斗志和学习热情在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了项目的初衷。
2021年春节,项目组到村里和孩子们团聚。包括指导员在内的三名队员来到村里与孩子们面对面,并组织了一次庆祝牛年的联欢会。全程直播。因为疫情,不能去沈阳的队员参加了整个线上活动,和孩子们互动。同时,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
在场的大学生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了游戏。“画鼻子”、“你做个手势我就能猜”等活动让孩子玩得开心。比赛结束后,有小朋友对自己的小导师说:兄弟姐妹们,真希望你们能一直这样陪着我!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大学生的内心不禁感到悲伤。这样看似简单的要求,这些城市里的孩子想当然的要求,却成了这些留守儿童最真诚的新年愿望。
萤火传递
寒假过后,辽宁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渴望加入这个大家庭。“亚澳萤火虫计划”的团队在壮大,萤火虫计划的火炬在蔓延,星星之火终将连成一片。“我想成为一道光,而不是追随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帮助公益项目的发展,关注农村孩子的成长,把目光聚焦在这些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身上,让爱的力量汇聚成一股暖流,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美丽绽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sxx/1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