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混乱的翻译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价格的翻译,由于低价口笔译的单子屡见不鲜,千字30的笔译有人做,一天600的同传也有人做,不少人觉得做翻译价格太低,没有前途。
那么做翻译究竟有前途吗?
一个人对翻译的认知,往往也能反应他是什么水平,有多深的资历,以及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常年被低价剥削的翻译自然会觉得做翻译毫无前途,这也是因为他处在行业末端的缘故。翻译是个相对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前期可能要学十来年外语才能入行),几乎每个译者都会经历一个低价的阶段,有很多人最后选择放弃,奔向了更为平坦开阔的前路。
在机器翻译日益发达的今天,翻译的存在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我想说一句,断言翻译马上就要被机器取代的人,也许还是个外行。人类的思维如此微妙,翻译的种类如此繁多,如今的机器翻译水平尚不能讲述一个流畅的故事,又如何取代全世界的翻译呢?
说到“外行”,如果你翻译的东西没有变现,就是没入行。
那什么叫入行?在此给出几个参考:
一、有人付费找你干活儿
二、笔译30万字以上积累(或者有发表作品)
三、对于口译员,能在单位之外做会议口译,或者是in-house翻译
认为翻译没前途的,第一是不知道直接客户的价格(或者没有高端客户),第二是自己的技能太单一,第三是放弃提高附加值了。
我往往不建议英语/翻译系毕业生做太久全职笔译,因为国内很多翻译公司本身水平有限,不能够给译者及时的反馈,也没有靠谱的审校,因此译者学习的机会较少,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急于完成任务,重复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提高。久而久之,仿佛变成了翻译机器,失去了创造力,也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而言,一个译者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能,一种无法被机器替代的核心技能。譬如演讲能力、再创作能力、专业知识等。
一个行业没有前途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其共性可能就是从业者容易被取代,发展前景有限,产业在没落,产品附加值不高。
如果仅仅把外语当成工具,甚至把自己当成工具,那翻译便很容易被迷茫感所吞没。
但翻译并不仅仅是工具。翻译背后是双语的文化,还有对一个特定专业/行业的了解。译者可以是一个巧妙的转换者,整合者,集大成者,是一个魔术师,有着点石成金的力量。
可惜这种力量被很多人忽略了。真正追求高质量的客户,愿意为翻译付出的时间与心血买单,而不是一味压低价格。重视自己产品的人愿意让翻译参与到生产创作的过程,尊重翻译的意见,与翻译共同探讨。相反,很多客户只是想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别人的劳动,可惜物美价廉的情况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应该如何避免被压榨?行业虽然乱,但是译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操守。提高水平,守住底线,不懂的不要乱接,接了就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发展自己的直接客户,做好每一个项目,并且永远不放弃为自己争取利益,唯有这样才能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
也许不是每个译者都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翻译训练,但还是会有时间去提高双语水平和翻译能力的。也有很多译者结合别的技能,在翻译之余去做培训、做双语主持、开翻译公司,或者在公司里转向别的岗位,做了别的业务……总之,我不同意语言只是工具这种说法,也不认为学了外语就要准备好过一种简单而枯燥的生活。人只有放弃了自己,才会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一无是处。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翻译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创意程度越高,越有前途;技能越不可替代,越有前途;这个领域市场热钱越多,越有前途。
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本身,也是一种参与,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翻译是深入理解世界的方法,我认为掌握了多种语言的人必然是有国际视野的,因而前途无量。语言背后是文化,是逻辑,是心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操纵好语言,打开了思维,你的世界将非常广阔。
找外语兼职,关注——火星外语人才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8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