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始,上海高考进行了多番改革,在考试科目、招生方式、成绩构成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高中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也经历了多番变动。对于2016届前后想要再次参加高考的往届生来说,或许会发现高考已经完全不是熟悉的样子,也不知自己应当从何做起。本文将会对此类考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解答。
一、报考限制
政策规定,不能参与本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的人员只有以下五种:

即,无论你是读了几年大学想要退学复读,还是大学已经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工作多年想要回来复读,只要你已经不是高校在校生身份,都可以参加高考。非上海户籍的考生同理,只要符合基本条件,也都可以报考。
二、等级考与合格考
上海从2014届新高一开始实施高考改革方案,将高考从原先的3+1模式改为了3+3文理不分科模式,同时外语增加一次考试机会,并取消了一二本等批次区别。
根据规定,如今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成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与之前相比,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另设等级性考试,通过相应科目合格性考试后,可在其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最终折算计入秋季高考总成绩。

也就是说,对于2016届及之前的往届生来说,在当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获得A、B、C、D等级的,该科目即视为合格性考试合格,可直接报考该科目的等级性考试。若当时获得F等级,则计为不合格,需要重新报考该科目合格性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后方能报考之后的等级考。
合格考成绩终身有效,等级考成绩有效期则为两年。
三、教材变动
为响应教育部逐步统一国家教材的号召,2019年9月,上海新高一年级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学科开始全面使用统编教材;2020年9月,数学、英语学科也改为统编教材,而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要求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也就是说,对于202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语文、历史、政治、数学和英语会使用新教材,而2024年高考命题将全部按照新教材进行。
2023年高考涉及到的新教材有: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不再以年级划分,而是采用“选修+必修”模式区分,必修为合格考服务,选修则为高考和等级考服务。
内容编排上,语言类科目(语文、英语)从应试更多转向到应用,由内容驱动教学。在数理化三科上,新教材难度则有所提升。新版高中数学新增了原先没有的“导数”部分,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部分也将增加“动量”等内容。其余的变化并不算很大,只是在模块顺序编排上做出了一定调整,将初升高的衔接内容表现地更加出色,也更好地服务于新政策下的高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7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