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考的科目之一,行测这科考试内容繁多且糅杂,除了必要的大量练习外,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由上表可以看出,言语、推理、资料分析分值占整个行测科目大头,对于这三种题型需要格外下功夫练习。常识判断相对占比小, 但是考察的内容范围非常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科技、管理等等,而我们复习备考的时间又有限,如果真的要靠记忆来把这些可能考的知识点都背下来,我敢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也有很多考生选择放弃,考场上随便蒙,这也是不可取的。
那常识题到底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一点也不懂得相关知识点,那么只能在“猜”题上面整点技巧了。
2020年国考考试大纲: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所以,“常识判断”,本身就是要求大家结合基本生活知识,通过合理的判断推理得出答案。
三大命题原则
1、应知应会原则。这是命题人的命题思路,考察的是考生应该知道的知识,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去通过我们生活中应该知道了解的常识去推理,同时,如果遇到答案非常专业化的信息,除了从业人员/专业人员,一般人不懂得的信息,那一般不是正确选项,可以排除。
2、细节规避原则。一些选项内容非常细的点成为正确选项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猜题的时候不要优先考虑有这种特征的选项。比如有一些法律题目,答案写到法律时效由X年变成X年,这样琐碎的信息一般可以排除。
3、考试公平原则。要确保所有考生在考试中是公平的,比如国考是针对全国各地所有考生的,如果选项中有出现某几个省份考生可能会特别熟悉而其他省份考生陌生的信息,一般不是正确答案。
五个推理方法
1、排除法:
常识题最重要、最常用也是最优先用的就是排除法。在答题时,小伙伴们可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知识,将最不适合的选项排除掉。如果选项中有自相矛盾的,可立即排除一个。
有些题甚至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在遇到比较难的题型时,即使不能通过排除直接得出答案,也可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词义联想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3、去同存异法:
这种解题技巧使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情况。
当小伙伴们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及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4、绝对词法:
题目的选项中,有“所有”、“全部”、“任何”等比较绝对化的词语,如果选错误选项,则此项多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选项,则可以直接排除,正确答案在剩余的选项中产生。
5、逻辑置换法。如果选项中,有内容构成是:由A变成B结构的,很可能是迷惑项。因为在命题时候,命题人有可能通过把AB进行逻辑置换后,来给考生设置陷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7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