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绵延,诵传古今;
青春东林,陪你读书。
文脉绵延,诵传古今;青春东林,陪你读书。欢迎来到《东林诵读》,与我们一起诵读文化经典、感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涵养,共同打造诗意东林、文化东林,诵传青春之声。
《东林诵读》第十期
《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在表达上,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本期诵读,我们将与大家品读《论语》中的《里仁》和《公冶长》篇,了解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学习君子的道德规范。
《里仁》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有仁德的人会安于仁道,智者知道仁德对自己有利也会安于仁道。我们也许不是天生的仁者,以仁为己任,但我们至少要做智者,朝着仁德的方向走去。
子曰: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每个人都会有相似的好善好德之心,但在“心有所系”时,自己就会好恶失当,只有有一颗理智而公义的心的仁者,才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判别善恶,好善恶恶,主持公论。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本章提到了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里仁第四》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公冶长》
子谓南容: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绦,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
南容的智慧、才华在太平治世时锋芒凌厉;即便身处乱世时代,南容依然能够善于自处,绝不会遭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孔子把兄长的女儿许配给他。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朱子集注》中说“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即子贡所讲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
子曰: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孔子说他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并且表示悲切。这一点直到如今也在引发我们深切的思考。
《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栏目由启林研究会、校园广播台、校团委宣传部
撰稿、录制、编辑发布
迎各位师生做客栏目
参与录制,与我们一起诵读经典。
《东林诵读》朗读者、作品征集
“青春东林,陪你读书”
本栏目长期面向全校师生、校友
征集诗歌朗读者以及音频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具体要求】
1. 朗读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朗诵感情饱满,有节奏韵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与录制)
2.报名表发送至邮箱2803313690@qq.com
联系人:陈铭 18845780501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季双超
图片:来自网络整理
撰稿者: 潘琪
诵读者:王博雅
校正:贾蕊潞 孟庆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5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