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红色的记忆,永远的丰碑。一首首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一个个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存在于几代人的记忆深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安夜读栏目特推出“品读红色经典”专题,重温那段峥嵘岁月以及背后传奇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激起我们奋勇前行的澎湃力量。
今天我们品读的是《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作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歌曲。在第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曾38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威武雄壮的旋律38次回荡在伦敦的上空。这部光辉的乐章诞生于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已经走过84个风雨年头。
诞生于烽火年代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1933年侵占了热河省。1935年又制造了华北事变,企图侵占整个华北,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这首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是抗日救亡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1934年7月,《风云儿女》的剧本刚刚完稿,歌词只写了一段,编剧田汉就被捕了。聂耳见到编剧夏衍的第一句话是:“《风云儿女》谁来作曲?”第二句话就是:“我来写吧,‘田老大’也会同意的。”夏衍答应了他的请求,聂耳就开始创作。
聂耳在创作时“完全被义勇军救亡感情激励着,创作的冲动就像潮水一样从思想里涌出来。”1935年初,聂耳为了躲避可能被国民党迫害的危险,不得不将《义勇军进行曲》的乐谱带到日本去修改完善。因此,这首歌的定稿是聂耳从日本寄回上海的。
聂耳当时供职于明月歌舞团,而当初录取他进入明月歌舞团的主考官黎锦晖,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民众抗日救亡热情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还宣传一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家庭爱情歌曲”,聂耳对他这种“为歌舞而歌舞”的行为十分不满,并大声疾呼:“我们需要的不是软豆腐,而是真刀真枪的硬功夫。”他把这一思想凝聚在歌曲的每一个音符中。由于增加了叠句,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以铿锵有力的休止符来煞尾,将踏着坚决、勇敢、有力的步伐挺身前进的坚定形象表现得更加强烈。随着电影的放映,它很快就传遍了中华大地,激励着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和抗日志士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号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游击队将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改为“马来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遂成为《马来亚义勇军进行曲》;中国社会活动家、指挥家刘良模在美国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把《义勇军进行曲》介绍给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罗伯逊灌制成唱片,并改名为《起来》。罗伯逊曾饱含深情地对刘良模说:“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决心,也唱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包括黑人在内的争取解放的决心。”1945年,美国电台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代表歌曲。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广播电台,尤其是民间广播电台,都将《义勇军进行曲》视为中国国歌。
被确定为新中国国歌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义勇军进行曲》和作者命运的几度沧桑,历尽曲折,映照了我们党和国家从逆境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说明一个道理,过去、现在和将来,《义勇军进行曲》都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战歌。
今天我们的品读红色经典就讲到这里,下周一晚上十点我们为您讲述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明天晚上十点,我们的夜读与您相约。再一次感谢您的聆听,晚安!
本文来源:《一歌一世界——红色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小芳。内容有删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ixun/4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