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已经8年,当初大学一直有个困惑,为啥我们不直接学专业课,大一大二要学基础课,通识教育呢?一直有抵触情绪。后来才意识到工作中的学习用到的专业知识很少,必须要有通识课知识的储备。
这几天恰巧看到已故毕业于西南联大的院士潘际銮采访,获益匪浅。他谈他的大学通识教育,高分秘籍,他的逃课自学。
潘院士的第一次挂科,

潘院士提前自学拿高分,

潘院士要学工科,也要学哲学等通识课,

老拿第一,老师好奇点名,发现潘院士不去上课

潘院士工作后自学心得。

潘院士就是一心一意爱学习,搞科研

潘院士一家子是学霸,有遗传基因呀![V5]

潘院士挂科后改变学习方式,找所有参考书来学习,所以参考书是很重要的!目的是要融汇贯通!

潘际銮院士在22年4月份离开人世,这是我观看他今年大部分的采访,截取他怎么学习的片段。总的来说就是勤奋、专一、自律。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迎难而上、勤劳刻苦、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志!
还有他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努力为国家做贡献摆在首位。
还有他令人敬佩的爱情,一生一件事,一世爱一人。一生专注于焊接技术,三个月认识爱人,情定终生。
以下是他的百科简介,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2022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湘潭大学名誉校长。
1944年潘际銮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研究生;1953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参与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1955年返回清华大学机械系,建立焊接教研组,并担任教研组主任,并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担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年担任秦山核电站焊接顾问;1993年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2年担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2011年担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
潘际銮主要研究内容为:焊接工艺、焊接自动化、焊接电源、可焊性,是中国焊接学科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建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
2022年4月19日,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8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