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我的专栏关注人数逐渐增多,最近闲来静静地反思自己,想到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乃至于一些深刻的感受。希望给迷茫的你们能够带来一丝丝慰藉,以此勉励大家。
这里我放了一张时间表。大致时间线就是:
2015.09 大一入学
2018.09 大四上学期,确定保研留本校;
2018.10-2019.03 这部分不知道咋写,因为90%的时间都没有学习。唯一的学习可能就是学习日语了。
2019.03-2019.06 毕业论文写作,毕业。
2019.07-2019.08 没有毕业旅行,只有兼职,嘻嘻,还挣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万元(除了奖助学金以外)。
2019.09 研一开学了,正式开始研究生阶段。
记得当时大一刚开始接触数学,学不动啊,真的,一开始大家都很主动,毕竟不想被落下,每天占座占的挺疯狂的。但是这个东西你没入门就是没入门,以至于每次布置了很多作业,自己是做不出来几道的,然后你懂的,每次作业基本都是不会了就抄答案,这对于上大学前没抄过作业的我自尊又发出来了一个很大挑战,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这样干了,你不写平时又没分数,期末岂不是凉凉(毕竟你学的东西是几百年的精华啊,怎么能几天就搞懂,然后还会做那么多作业题嘛)。但是,我也是没有放弃的,平时该听课听课,该看书看书,不懂了就啃,啃多少算多少。
而且大学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临时抱佛脚,(会被佛踢一脚)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平时基本啥也不看,真的就期末熬夜看几天,看一看往年的试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没错,在这样的日子下,我不会那种应试技巧,我的成绩也就很差,也算是自己比较笨吧,大一大二均分不到80,甚至会给学弟说,平时分尽量拿满分,他说他就是好多都不会啊,难道抄上去嘛,我说对啊,会的你可以做,大家都抄,你为什么不抄,不抄很吃亏,期末你怎么办?这样对大家来说又是一个“公平”。我着实很绝望。细思极恐!!!
到了大二上,我记得很清楚,有一门《常微分方程》,我考了98分,当时我考完的感觉就是感觉跟默写一样?但是其他同学觉得很难,哈哈哈哈,我笑了。然后到了大二下学期,有一门《数理统计》,当时竟然有人挂科,我说,那个不难啊,我考了95分。突然想,你怎么就开窍了呢?但是其他科目仍旧七十分,怎么说呢,我大学80分的科目很少,后面解释。
大三一年的感觉就是特别充实,记得有一门课感觉我不是为了学分或者成绩真正愿意去学习的——《随机过程》,我会愿意去学习抽象的概念,愿意去查找资料。当时特别感谢那个老师,后面她也没有继续上过那门课,其他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是埋怨这门课如何如何地难,因为当时是俄罗斯教材(我们都知道前苏联的数学特别的强),一开始就是抽象 代数σ?代数 的定义(如下图所示),以及其他很抽象的定理,当时简直崩溃,幸亏坚持了下来,毕竟这才是数学嘛。后面就比较轻松了,当然成绩也还不错,毕竟老师平时讲的难,考的很简单嘛(没听课的同学就未必这么觉得了)。
大家就会有疑问,你学习肯定不错,不然怎么跟的住啊。我想告诉大家,我大一下学期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一般拓扑学,差点挂科,就六十多分,当时处于极度挣扎的状态(毕竟大家都说挂科会影响保研,吓死我了),后面大二就顺利了些。因为当时高考志愿对很多都不了解,差点去学中医了,后面自己就以为自己高中数学(最低分128)学的还凑合,报个数学看看,结果就中了。然后川大数学算是其中的一个王牌专业(其他最知名的就是口腔)了,感觉自己的高考成绩还不亏,而且后面又成功地保送为研究生,这一路简直太顺了。
大三一年可以说是我最充实的一年了,这么说,我当时大一想着怎么不会挂科,大三就想着怎么才会上90分,甚至95,后面有的课甚至考了100分。因为我发现了考高分的方法,四个字——认真听课,其实大学里面,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讲重点,你平时只要积极主动地听,脑子里一定会有印象,期末也不需要那种熬夜不休息的复习,只要过一遍,期末考试一般都没啥问题。这里再来解释一下我为啥大学80分的分数比较少,只考虑专业课,因为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多课都是70分左右,个别几门是90多分,到了大三,绝大部分课都是90分以上,这也直接导致了我的均分由不到80慢慢突破了80,刚好到了可以保研的名次。所以说,说是运气,倒不如说是运气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以下是我四年的绩点折线图(我们是4分制)。
到了大四,我记得一句很形象的话大概就是说:“保研就是猪一样的生活;找工作是狗一样的生活;考研就是‘猪狗不如’的生活”。说的或许难听了点,而且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其他人。保研以后确实特别安逸,大四一年我基本没课,只有论文写作了,所以特别闲,过的真的一点都不充实,用“猪”来形容对我来说就很合适了。纵观身边考研的朋友,是很累的,天天跑图书馆自习室,咖啡都喝吐了,不说结果好不好吧,确实很累,“累成狗”了,(无歧视义)。
回想我大学的前三年,遗憾也许有,但是唯一不会后悔的就是大三一年认真的听课了吧。以至于我后面跟我的学弟学妹分享经验的时候,总是会说一句“在大学里面真的只要好好听课就可以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也是因为这个,我才侥幸地保送研究生了。但是仔细想来,更有一个打脸的事实是分数低的数学能力大概率低,分数高的数学能力不一定高。纵观我身边有很多大佬,谁适合科研一眼就能看的出来,因为他们平时课堂上不断地提出疑问,质疑老师等等,我觉得这样的人平时真的很少,也许是国情吧,小学初中,也许大家都很积极发言,但是上了高中大学,也许是被这应试教育磨掉了一些什么,很多人怕回答问题。这里想说,成绩高不一定代表科研能力强,但是GPA就是通往研究生的一个敲门砖而已了。
2019年11月18日更新
随着研究生生活的展开,感觉硕士阶段仍旧以打基础为主,当然是以本方向的内容为主,并且要开始发一些文章了。研究生阶段的授课方式基本以讨论班的形式为主,众所周知,上了大学以后,大学生都们都不喜欢主动举手问问题,回答问题了,相较于国外轻松愉悦的课堂,显得压抑了好多。而且一般来说,负责主要讲解的那个同学他只对他讲的那一部分内容比较熟悉,如果提前没有预习的话,根本就是听天书,再加上又不主动问,不主动交流,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根本学不到东西。
以上顺便吐槽了下当下的环境,而且在国外研究生普遍更努力的情况下,国内的研究生生活就轻松很多,自然而然整体质量也就不是很高了。
2020年7月25日更新
现在是研一结束的暑假呢,因为今年的疫情,一直都是上网课,学习效率也一直比较低下。现在的趋势是国际环境复杂,有个去美国的学妹本来都拿到offer了,结果签证拿不下来,所以就延后一年去美国了。目前呢,也留在我们课题组听课讨论。目测,今年会有很多留学生回国以及在国内插班学习,已经成为主流了,毕竟国外很不安全。
好了,以上便是笔者关于本科学习生活的分享,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私信或者评论都可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8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