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本报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携手,邀请专家名师领读、解读新课标,研讨教学和教研工作将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一起聚焦“道德与法治”学科。
金利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分册主编
对于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来说,除了与其他15门课程共性的亮点,即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外,“一体化”是其超越以往课标修订,进行重构的显著特点。
课程结构与内容明晰 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奠基
“新课标”整合了原有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两段三个独立课标,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学生社会生活与交往范围为半径延展,按照我与自身、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我与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勾画同心圆,即按照我与外界关系的逻辑,一体化设计了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课程结构。
“新课标”基于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设置了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六大学习主题内容,根据每个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每个学段选择五个主题及适合该主题的内容。按照学生成长阶段,体现衔接与过渡的学习主题设计,体现了一体化的整体理念。
道德与法治一体化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保证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阶段性与整体性。
课程目标分总结合 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定向
“新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呈现包括核心素养、总目标、学段目标三个部分。课程目标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性质而凝练。
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应着力培养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是介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完成课程内容目标之间的中观要求。这五个核心素养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表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统摄,采用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分别陈述的方式。核心素养采用了“总述+分点”的方式,规定了每个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明确了每个核心素养的规定性与规范性;课程目标采用了“总目标+学段目标”的方式,每一条总目标对应一个核心素养,从保证课程目标全面性的角度阐释;每一学段分目标,以核心素养为标准,随学段不断丰富、不断提升,从体现学段目标的层次性的角度阐释。
例如:
【核心素养总述】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分点】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家国情怀。
【总目标1】“政治认同”素养领域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学段目标】以“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例
核心素养涵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课程内容,突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目标中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征,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又有接续,在育人目标上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业质量以素养为纲 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定标
“新课标”一方面通过学习主题、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四个部分,全面阐释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尤其是通过“学业要求”阐释了“教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设计了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学业质量,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确定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教与学的评价提供了纲要。
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学业质量”,“新课标”在阐述中均采用了学生主体,这就从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考试评价的完善,实现了教、学、考的一致性,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落实的标准。
(来源:现代教育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8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