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8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迎来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王稼琼寄语2022级新生,传承交大精神,走好大学之路,“希望同学们秉承交大‘严谨治学、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知则力求明晰透彻,行则务必踏实深入,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努力成为对社会多做贡献的人。”

王稼琼为同学们分享了三个关于“桥”的故事。
“第一座桥叫钱塘江桥,它是老校长茅以升的‘爱国之桥’。”王稼琼表示,1937年,茅以升先生面对“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上还有日本人的轰炸机”的艰难时局,攻克一连串重大技术难题,建成了中国人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然而,大桥竣工不到3个月,日本侵略者直逼城下,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茅以升不得不含恨将自己倾注心力修建的大桥亲手炸毁,并许下了“不复原桥不丈夫”的爱国誓言。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受命修复大桥,钱塘江大桥于1953年再次通车,至今仍屹立在江面,成为承载茅以升先生爱国精神的一座丰碑。
“今天在场的研究生同学中,有不少人在本科阶段还参加了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和北京冬奥的志愿服务工作,对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精神传统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不忘爱国奉献的初心和本分,不断培育家国情怀,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王稼琼说。
王稼琼表示,第二座桥叫青龙桥,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自主创新之桥”。青龙桥是京张铁路的一个车站,也是当时京张铁路的工程难点所在。清朝末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这条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他大胆创新,在青龙桥附近巧妙设计“人”字形铁路,不仅完美解决了传统修建方案无法适应复杂地形的难题,更大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资金,打破了外国人的狂妄论断,实现了中国铁路建造史上的创举。到今天,京张高铁与京张铁路在青龙桥车站交汇,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自主设计建造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历史腾飞。
“第三座桥叫富宁桥,是我们交大师生的‘实干之桥’。”王稼琼说,这座桥位于云南省偏远的富宁县,那里的小学附近有一条河,在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每逢下雨涨水就无法通过,只能由老师背着学生过河,或者绕山路远行。为了解决当地师生涉水上学的实际困难,交大土建学院桥梁系杨丽辉老师带领“公益桥——小桥工程团队”,将四公里的山路缩短成为一座桥的距离,连通了孩子们的上学路。现在,杨老师和她的团队已在祖国西南各地奔波7年,建成了5座公益桥,将交大人的实干精神展现在了祖国大地上。
王稼琼说,交大是同学们实现梦想的一座桥梁,这三座桥的故事传承着交大的精神,寄托着对同学们的期待。
责任编辑: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7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