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网络购物的时候,是不是发现系统推荐的都是你刚好想买的?这背后的互联网技术是什么?日前,嘉应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在这项技术上的研究项目被评为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项目。
嘉应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揭牌。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嘉应学院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工作,软件工程专业通过IEET认证、省一流专业认证。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该校还大力实施科技服务梅州行动方案,主动对接梅州8个县(市、区),常年有3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梅州基层开展科技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育人才
探索培养应用型的特色人才
走进嘉应学院位于锡昌科技大楼6楼的校企合作实验室,学生们或在电脑前进行项目研究数据的输入,或在玻璃门旁拿着笔与老师讨论算法,门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一股自由的学术氛围在空气里蔓延开来。
嘉应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全称5G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是由嘉应学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联合创建,主要围绕5G技术开展信息系统、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向研究。
该实验室的前身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16年7月成立,一直致力于机器学习、数值优化、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物联网智能等研究。
“我们都很喜欢来这里,除了上课和睡觉,我们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泡在这里了。这里有老师指导、同学交流,我们可以全身心沉浸在这里研究项目。”实验室成员唐家晖说。
“我们实验室是以‘新工科’为背景,探索培养交叉学科结合的优秀工程师。”实验室指导老师邓嘉明是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他表示,实验室一直尝试突破边远山区地域条件的限制,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平台,充分利用本地技术研发优势,走出一条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本科生课程中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的技术应用。如果单纯学理论,忽视实践,学生缺乏动手技能,很难真正发挥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侯跃恩表示,知识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学生巩固和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实验室的学生是经过我们层层挑选进来的,他们经过大一大二的基础学习后,大三开始锻炼,到大四无论是参与方案开发还是出外洽谈合作,基本上就能独当一面。”邓嘉明说,除了在实验室指导外,他们经常还带学生外出交流取经,参加技术交流、融资会谈、参加大赛等项目实战,注重通过项目促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用活专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动手技能,培养他们成为应用型的特色人才。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一种切切实实的锻炼,将大大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侯跃恩说。
??结硕果
科研成果丰硕 竞赛屡获大奖
实验室的桌面上,摆放着各种研究项目的零件、半成品和成品,电脑和各种仪器嗡嗡运转着,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各个项目。
“像这个《基于图像识别的火灾预警系统》项目,我们研究了有半年多的时间,最后出了成果,如今已经在梅州境内应用了。它可以解决消防方面资金和人力缺乏的问题,实现了对监控现场画面的实时火灾检测和告警。”唐家晖表示,在团队中,他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改进,遇到瓶颈大家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共同探讨,“看到我们的成果能被地方采用,对梅州的社会进步和发展有所帮助,我们都很开心。”
名师出高徒,实验室以侯跃恩、邓嘉明、罗志坚、高延增、黄戈文与周汉达等多名博士和学术骨干组成导师团队,在他们的带领下,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丰硕,科研项目有12项,发表论文32篇,授权专利有31件,发明专利有11件。
为提供更高更大的舞台给学生展示和实战的机会,实验室还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大比赛,收获颇丰。他们曾获得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020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华南赛区)三等奖、2019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还为多项政府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专业咨询。《梅州市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蕉岭县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五华县数字乡村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4年)》,这些规划的出台背后都有实验室成员师生的智慧结晶。
有了扎实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双技能,从该实验室走出去的学生就业前景都不错,“毕业生都是去例如腾讯、百度、小米、YY语音等这些互联网大厂,这些地方都是凭实力才能进去的,可见我们的学生的能力都是很强的。”侯跃恩说。
??强服务
为农业工业发展添科技力量
农用无人机智慧灌溉、大埔蜜柚产业园VR沉浸式体验区、柚林土壤参数智慧监测系统、机器人智慧采摘与智慧分拣展项……近年来,科技赋能大埔县的蜜柚产业快速发展,这背后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和开发。
据了解,5G+农业大数据平台是由大埔县人民政府和中国移动梅州分公司合作建设,该平台充分发挥5G和大数据能力,引进智能灌溉、智能采摘机器人、无人机、巡护机器人等智能化的设备,在“种、管、采、卖”方面实现智能化、精准化运作,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我们也参与了其中的技术研发,主要是为大埔蜜柚产业园博览中心5G科技展项及农业前端产业数据采集服务项目提供了农业物联网、无人机低空遥测、农业无人机智能灌溉、智能驾驶舱等先进技术应用集成研发”,邓嘉明说,他们团队的老师和学生深入到田间地头、田野山间测试5G传输终端、农业无人机等各类先进设备,收集相关的农业数据,为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做支撑。
据悉,该实验室还深度参与了“蕉华区5G+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五华县2020省级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水稻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五华华城镇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技术研发,其中,五华华城镇是梅州唯一入选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的试点镇,而这些项目都有个共同点——采用了具有梅州本地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在梅州的各大农作物产业园内,随处可见农业物联网的身影,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就可以种好作物,不仅可以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经济效益。
不仅在农业领域成为梅州的“智囊团”,该实验室也在工业领域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申请科研项目的时候遇到难以攻克的难题时会找到我们,还有一些工厂在产业改革时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工业4.0的升级。”实验室的讲师罗志坚说。
“以前梅州的企业大多需要从外面买技术,但现在我们自己也掌握了技术,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中上水平,这是我们这个实验室存在的重要意义。”侯跃恩说。
原标题:
走出象牙塔 争当智囊团
嘉应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 培育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通讯员】嘉宣
【作者】 陈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7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