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
栏目|大学排名
郑强教授历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和贵州大学校长等职位,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一向以敢说真话出现在公众面前。
网络上流传郑强教授将我国高校划分为“五族八档次”的说法,还有非常细致的表格,孰真孰假?
冷丝梳理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该表格并非出自于郑强教授笔下,应该是他在一些公开演讲中提到过高校不同档次的说法。郑强教授在说我国高校不同档次时,是出于对国内行政管理体系的批评,而非赞美之词。
比如,8个等次之中,第一个等次共有9所高校,除了“清北复交”之外,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郑强教授认为,国内高校因为财政拨款、资源配置、教育部直属、省属等等方面的因素,国内高校自然被划分为“三六九等”。
不过,敢于讲真话的郑强教授确实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高校确实存在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比如985高校、211高校、双一流高校等等,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待遇有差别,社会对不同层次的高校也有不同的态度。
那么,国内有重点大学的说法吗?如果有,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来历?
这个话题真的说来话长,要从头说起。
1954年,国家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为重点大学,是为了使这些学校在贯彻国家所规定的方针政策,以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前进。
1959年,国家又将重点大学扩大为16所,任务是“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并以多种方式 “为提高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服务”。
1993年,“211工程”建设的基调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旨在使“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而对大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要求是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方面的贡献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211工程”经历了一期“打基础”、二期“上水平”、三期“求突破”的建设工程,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建设框架。
1998年,“985工程”很明确就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使命,最初目标是若干所,到了后来扩展为几十所。
至2010年,国家计划按照三个层次对“985工程”高校的建设目标进行总体调控,并要求各相关高校制定“985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出于争夺资源方面的考虑,多数“985工程”高校还是选择了顶格处理,只是“世界一流大学”时间表与路线图有所不同。
“中国特色”方面的考虑在“985工程”建设中也体现得较为充分,但总体而言,“985工程”建设仍然延续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点大学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赶超思维,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注重的还是国际可比的方面。
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加速推动中国由高教国际化大国迈向高教国际化强国,早日建成外国留学生首选目的地和世界留学生教育中心。“双一流”建设既坚持以“世界一流”为首要目标,但又特别强调中国路径与中国方案,必须努力做到“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可见,“双一流”建设的使命不再是接近或跻身世界一流,而是要以中国特色的立场与方式走向世界一流,并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重点大学建设制度在一步一步建构中逐渐趋于完善。
从“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乃至“双一流”等,我国不断推进重点大学建设,建设了一系列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体系,既包括大学内部建设,也包括外部建设,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统一、比较完整的重点大学建设体系,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呈现出项目制治理模式的特点。
正是因为有几十年各种资源支持,国内自然形成了重点大学的观念,其实指的就是985和211高校,目前指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由此可见,郑强教授即使没有明确将国内高校分成8个档次,但是,有关高校的这种等级观念由来已久,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早就成了既定的现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zhengce/5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