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尤其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讲,高考可谓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考上985大学,接触到不同的圈子,人生就此发生大逆转。
“985”是最高等级高校,寒门子弟只有考上985才意味着彻底咸鱼翻身,因此985也是80%学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还有特殊的20%考生,相比985高校竟然更在乎211的头衔。
上海高考生报考“怪现象”,宁选本地211不选外地985? 上海作为一线大都市,在交通、经济、文化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上海人也因这些优势,本身散发着一股傲气,上海考生也是如此。
网上关于上海高考生有一个说法,“上海考生留在本地的意愿,远远强于其他地区考生留在本地的意愿,一些高考生为了顺利留在上海,宁愿用高分上本地的211,也不愿报考外地的985”,那么这种说法真的成立吗?
目前上海2021年本科投档分数线已经出炉,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投档分数线分别是562分和555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这些外省的老牌985大学,在上海的投档分数线为559.5分、558分、556分、556分、555分,都是低于本地211的分数线。
分数线是根据报考人数和考生的平均分数线制定的,外地985高校分数线低于本地211分数线,也间接证明上海考生报考本地211的人数要多于外地985的人数。
但也仅限于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两所211高校,其他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还没有达到能跟外地985媲美的级别。
不过上海本地的双非院校却是和外地211同等地位,甚至本地的民办本科都比外地的公办二本要吃香。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上海的一所双非大学,分数线高达556分,比绝大多数211在上海的投档线都要高很多,上海财经贸易大学也是如此,分数线要高于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有人会说:“财经和政法类高校,本身分数线就比较高”,但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上海本地的双非大学,最低投档分数线也都高于一些外省的211大学的分数线。
其实这也能直接得出结论,上海考生确实对于留在本地的意愿很强烈,不光是一些高分学霸,就连中等生都宁愿上本地的民办本科,也不愿意去外省上公办二本。
上海高考报考出现“宁上本地双非,不上外地211”的怪现象,外地人感到非常疑惑。
为何上海考生热衷考本地高校? 原因一:上海资源优势突出
上海作为一线大城市,无论是交通,还是文化,亦或者是职业可选择性,都是最突出的,上海也是唯一可跟北京比肩的大都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高考生,趁着这次高考的的机会涌进上海,那么上海本地的考生,自然不愿舍弃这种自身优势。
原因二:上海考生自带傲娇性上海和北京都是包容性非常强的城市,每天来来往往的年轻人数不胜数,上海人对于外地人也都很友好,但是本地人还是自带一股傲娇劲,以上海人的身份为光环,而一旦报考外省的高校,光环就失去作用了,所以绞尽脑汁要留下来。
原因三:上海家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一位上海的考生分数够报考外地的双一流大学,但最终却报考了上海海事大学,一所双非大学。
原因是这位考生的妈妈怕儿子上外地上大学,谈一个外地女朋友,不能获得上海房子,自己本身有4套房,如果找一个上海本地的女朋友,儿子就有8套房了。
虽然这个宁上本地双非不上外地211的理由,让人感觉有些可笑,但却也是事实,这就是大部分上海家长的想法,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让他们害怕在上海的资源被瓜分,也想找个所谓的门当户对的身份。
总结:先不论上海双非大学和外地211大学,哪个含金量更高,就报考本身而言,还需要因人而异,如果是对本地大学非常渴望,那就不用考虑211还是双非,锁定区域内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即可。
但是笔者认为,就高校本身的价值而言,211肯定是要高于双非大学的,上海固然有资源优势,也无法逾越高校等级这道鸿沟。
话题讨论:你认为上海双非和外地211哪个含金量更高?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wd/1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