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诗强作诗感谢老乡老友和老师之二?赞扬老同学诗写得太好?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作为广播站的特约记者时常到广播站开会,我的同行——槐树乡政府宣传专干杨同升讲了一则“三个老汉逛北京”的故事。大意是说当时新闻素材少,投往北京各报的人物新闻稿,大多围着赵存献、何广位等三个老汉打转转。各位文豪为了上稿,可以说是脑洞大开,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乡镇和农口的写手,写稿子时会写老农民何广位如何如何,政协和统战系统的写手,则会写政协委员何广位怎样怎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作为广播站的特约记者时常到广播站开会,我的同行——槐树乡政府宣传专干杨同升讲了一则“三个老汉逛北京”的故事。
大意是说当时新闻素材少,投往北京各报的人物新闻稿,大多围着赵存献、何广位等三个老汉打转转。
各位文豪为了上稿,可以说是脑洞大开,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乡镇和农口的写手,写稿子时会写老农民何广位如何如何,政协和统战系统的写手,则会写政协委员何广位怎样怎样。如此这般,自然会有发表机会。
身在江湖中,我也不脱俗。自然也把眼光瞄向这些闪光的人物。
赵存献,便是笔者笔下众多闪光人物中,最为出彩的一个。
图为赵存献
1998年9月,在武装部北侧一简朴的小院里,时任孟州市果树研究所所长的赵存献专门腾出半天时间,接受我这个草根记者的采访。
老所长对咱尊重,让咱异常感动,接下来的事就是使用吃奶的劲,力争把稿子写成精品。
幸天垂怜,《赵存献:魂系国防铸丰碑》6000多字的报告文学成稿后,河南省民政厅刊物《当代民声》作为重要稿件推出。不久《国防》、《中国合作经济报》、《当代老年》、《老年学习生活》等报刊也相继刊发。
1986年,赵存献依靠承包了村里42亩苹果园致富后,拿出4万元钱,在全国第一个设立“家庭国防建设基金”,第一个设立“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及代耕费基金”,第一个为抗美援朝纪念馆捐款。
苹果长在老赵家 也为国防出把力
一系列第一个,无不完美诠释了赵存献名字的内涵:心存奉献,强我中华。
图为赵存献的老家汤庙村
赵所长退休后,离开了喧闹的小城,回到老家槐树乡汤庙村安享晚年。
今天作诗一首,以此表达对赵存献爱国爱军赤子之心的敬意。
诗致赵存献
儿时饱受异族伤,
长大躬耕助富强。
赤子惟存献奉意,
国防史上美名扬。
(创作单位:河南英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2年1月28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2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