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21日,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成都广播电视台、成都文化广电旅游局、四川方水晶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的“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举行。
活动海报
本次成都国际诗歌周以“世界时间里的李白和杜甫”为主题,试图以诗歌打破时间的藩篱,让杜丽的诗歌继续唱响当下时代的文学精神。
今天(12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三峡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波。再次来到成都,他仍然很兴奋。“我对这个城市有太多的感情,这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
刘波
打破时间 重读李杜
对于本次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3354“世界时间里的李白和杜甫”,刘波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时空观,重新认识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诗人。”刘波说,李白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和杜甫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精神,经历了几千年,我们共同处于这一当下,它们在与现代生活相联系后,才真正具有当代性。
“我们今天读他们的作品,依然能感同身受他们对时代的关怀,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他们的诗有永恒的美和持久的魅力。”刘波认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文学创作中需要回望经典传统,以这些经典为起点,在现代性的延长线上重新出发。这是重新发现甚至发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最终目的。
对于主题中出现的“世界时间”概念,刘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概念传达了我们古老文化的跨时空意义。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文化共同体的整体格局。“我觉得‘世界时间’其实是一个更立体的时空概念。它不仅体现在确定的时间性上,还具有潜在的空间性。一方面是时间的纵向飞跃,一方面是横向空间的整合和延伸。”
成都已有独属于自己的诗歌传统
刘波认为,成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当之无愧的“诗都”。许多古代诗人在成都生活或路过成都,写下了大量与成都有关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成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诗歌传统。“特别是杜甫草堂和白夜酒吧,是成都古典和现代的文化地标,凸显了这座有文化特色的天府之国西南城市的地位。”
成都是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发生地之一,为现代诗歌交流创造了自由开放的氛围。在刘波看来,新世纪以来,成都的诗意氛围变得格外浓厚。有一批活跃的诗人和大量的诗歌爱好者,以及几个诗歌刊物作为重要阵地。个性化写作和共同努力也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诗歌整体格局。
“后来《草堂》诗歌杂志的创办,扩大并‘本土化’了这样的诗歌氛围,让成都的诗歌创作更有可能自由生长。接下来,希望各种力量能够帮助成都发挥‘诗之城’的号召力和独特的地域优势,加速形成其多元的诗意氛围,这自然会强化其品牌形象,增强成都作为诗歌文化名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刘波说。
对于此次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安排,刘波期待着参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我对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蜀文明了解不多。我之前通过零星的阅读,隐约感受到了这些古文明所代表的成都的神秘、历史和厚重。”他说,成都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叠加而构建的城市精神。“我希望通过参观和研究古蜀文化遗址,对成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红星新闻记者乔曾琦
编辑段薛莹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