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林焕新高忠)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惠生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两个方面介绍了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化。
在课程计划方面,一是完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技能、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有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原有的思想品德整合到《道德与法治》中,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八至九年级单独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到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技术及其占用的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离出来。三是细化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制度规范、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学和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完善执行机制,强化监测监督要求。
在课程标准方面,第一,每一门课程标准都是以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基础,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这门课程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本质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选择重要概念、学科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选择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同一内容、同一主题涉及的不同学科,应根据各自的性质和教育价值,进行统筹规划和分工协调。设置跨学科的专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关性,促进课程的综合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三是制定学术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从整体上刻画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指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提供依据。四是增强引导性。各课程标准根据“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评价和考试命题建议,注重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教学和评价案例。既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又加强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学术板块之间的联系。注重“幼幼衔接”,根据对学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价,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注重主动、游戏、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根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和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先进性。了解高中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准备。
作者:林焕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