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实习生杨娜
近日,本报(www.thepaper.cn)报道了现任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青及其2009年博士论文的后记,引发舆论关注。在后记中,他讲述了自己原本是一个牛郎,从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起家,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
小清河的故事再次引发了网友关于“穷人家能不能生出贵子”的讨论。与肖清河类似,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的黄也回忆了自己如何走出小山村,与命运抗争的经历,感动了一大批网友。
本报记者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网上关于“穷人家能否生贵子”的热议中,一篇由现任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社会调查与舆情研究中心主任董海军教授撰写的论文《成长的驱动与机会:底层苦难经历的自我民族志》进入了公众视野。
本文以社会学教授本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题视角的自我叙述形式,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中心,从自己的个人生活出发,关注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感,进而通过个人民族志回答“穷人家能不能出贵子”的问题。
董海军在论文中认为,在底层家庭的背景下,物质限制的斗争、家庭的常规指令和体力劳动的规训,可以激发贫困家庭的孩子向上流动的欲望,通过控制他们的时间使用、精神磨砺和同理心获得他们的成长品格,接受社区文化的熏陶和结构时代的挑战,共同驱动贫困家庭的孩子穿越原生生活世界,实现阶层流动。
论文查询CNKI,发现这篇论文发表在北京大学核心,CSSCI期刊第7期,《中国青年研究》 2019。作者董海军也是湖南省妇女儿童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论文也是湖南省妇联2018年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DA01)。
据中南大学官网介绍,董海军2001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师范学院),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董海军于2007年6月进入中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担任副教授。两年后成为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在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江苏徐州沛县大屯镇任党委副书记。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受国家派遣出国留学,访问德州农工商大学;m大学。2015年9月起,董海军任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在上述论文中,董海军分章节论述了“家庭背景:因病致贫的家庭”、“穷人底层工作的成长效率”、“环境文化熏陶与结构性机会”。其中,作者从“物质限制的斗争”、“家庭的日常秩序”和“体力劳动的规训”三个方面分析了“贫困生活中底层劳动者的成长效率”。
董海军在文章中写道:“从家庭背景来看,有的人从小失去父母,有的人嘴里含着金汤匙。我觉得我的出身不好也不坏。我出生在70年代末湖南衡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离镇上的步行道大约一个小时,离马路大约10公里。我的两个兄弟,我的祖父母和我未婚的叔叔住在一起。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大舅离家出走了,我至今没有他的消息。除了我爸上了初中,家里长辈‘一筐大字都不认识’,基本没上过学。我的母亲体弱多病,但我的父亲又高又能干。在20世纪80年代,他建造了前五个
这样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董海军节俭的生活习惯。他记得:“我在大学申请困难补助的时候,很复杂很现实地用了一句话: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灯泡。直到我用读博的兼职收入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才打破了这种局面。当然,申请中没有报道的是,为了节省电费,灯泡的功率还是极低的。除了春节期间在正房外用的100瓦灯泡,一般都是5瓦的灯泡,或者挂在两个房间中间门的上角,这样一个灯泡就可以照亮两个房间。”
董海军分析,“父母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外出享受打工经济。我家经济来源主要靠家庭农业工作,效益很低。对策无非就是进行内卷工作,租用村民转让的额外稻田。总之就是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我和弟弟自然成为主要的替代劳动力。现在回想起来,带着事后分析的味道,我觉得,穷人生活的物质束缚下的挣扎,家庭的常规指令,体力劳动的规训,促进了个人独立、自律、毅力、责任、勤奋、成熟的形成,驱使我控制自己的时间使用,磨炼自己的心智,与社会共情,实现了跨越原生生活世界的阶级流动。”
他在回顾父亲和爷爷奶奶的日常指示时也提到,“家庭和劳动让我很早就意识到,读书基本上是我走出低谷的唯一途径。山村里没有其他诱惑,读书和跳出农家大门的诱惑才是最大的动力。”
在董海军看来,“儿童在不良情境下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是有一个主观过程的。面临困境的行为选择有很多种。把困境单独归咎于社会,可能要么是外向反社会,要么是内向抑郁,要么是消极沉溺于声色犬马,也就是沉迷于农村的赌博。如果把困境单独归咎于村里条件,可能会随波逐流,或主张村里转型,或外出打工。如果把困境归咎于家庭或个人,很可能是为了改造自己寻找向上流动的机会。”
“另一方面,社会结构提供的机会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社会结构理论一直强调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人的影响,最重要的观点是个人能够获得或接触到的结构性机会,就像恢复高考制度提供的上升机会深刻影响了社会流动,也深刻影响了个人发展。”
然而,在董海军成功的求学和就业经历中,不乏偶然的“误打误撞”:“90年代上半期以前,中专毕业生能够‘分配工作’,而高中毕业生能够考上大学的比例很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初中拔尖生的第一选择是报考中专。非常勤奋聪明的初中生,如果考上中专,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乡镇或县城单位工作。但我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错过了中专,进了省重点高中县一中。”
在论文的最后,董海军总结道,“一般来说,个人的成功是嵌入在个人的努力和时局的结构性机遇中的,是由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决定的。穷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他们个人的努力更重要,意义更大。”
编辑:钟
校对:刘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5208.html